英國人千萬別把自己的雞毛當令箭
3 B" H/ p7 [0 F/ x7 t
7 `3 h6 k0 \ ]! r
# q) d/ m8 Y- u' `. m$ l' n0 M(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7 o! M- G* L( B' `5 H' Q# y0 r
- u, a; Z C$ P& t% N0 o
英國政府12日向議會提交《香港問題半年報告》,裏面就5名銅鑼灣書店人士前往內地接受調查等事妄加評論,宣稱北京的做法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並指香港的“一些權利和自由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外交部對倫敦這份報告表達了堅決反對。+ ?- ] S* z; F% T
公仔箱論壇# X* q s& S6 f, W4 b) j
《香港問題半年報告》是英國單方面從1997年香港回歸起就開始實施的機制,最新的這一份已是第38期。它從法理上原本就是荒謬的,因為香港已經回歸中國,英國對香港進一步的“責任”已無任何國際法基礎,它是英方虛幻出來的自娛自樂的東西。3 |6 K- F$ B7 E- ^1 Z: [
: t+ w' S1 A& }0 k5.39.217.77:8898當然了,大英帝國統治香港一個多世紀,感情上有些難以割捨,搞些“過家家”式的“朝堂戲”,把香港的事仍當“自家事”説,只要別太出格,北京也犯不上同它一般見識。但這次報告往香港熱點上湊,就有些自討沒趣了。
- a. u; c" a9 M+ U% ]1 o/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m# J9 K! Y( A& [# m4 D0 ~公仔箱論壇鋻於倫敦正力促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我們會以中國人的善良來為英國政府這次“踩線”做些開脫:也許他們受到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在最新報告中説幾句“廢話”向英國的特殊環境交差,因此這事未必值得大書特書。英國人嘟囔幾句,我們回他們幾句,事情也就過去了。
) K1 v3 W/ l7 c! j) f- J/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r2 l6 E" k& W
希望香港那邊的一些人也千萬別“拿著雞毛當令箭”,以為大英帝國發句話真就怎麼著了。香港有少數人仍對西方的干預存有幻想,希望它們至少可以增加香港反對派開展極端政治對抗活動的籌碼。
* s) G5 G0 P: O, d' y9 u* C5.39.217.77:8898: i$ ]# u5 W$ J& u% G0 }7 d
説起來有些可笑,西方不斷有人指責北京違反基本法,對香港的“權利和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表示“擔憂”,那些人和力量這樣説時全然不顧香港回歸後的基本政治面貌,漠視人們所獲得的全新的權利。香港反對派如今處在歷史上最合法、也最活躍的時期,香港的街頭政治如今在整個東亞恐怕最為“桀驁不馴”,而香港警察的忍讓度使他們看上去幾乎就像是“穿上制服的協管員”。5 m) O' T* ^! g8 q
) n" x" C \% [% ^香港旺角大年初一齣了“暴亂”,一百多警察和記者等受傷。年初五又有幾十輛汽車被燒,被暫列為“縱火案”。如果這樣下去,香港恐怕不是“權利和自由”會不會“承受壓力”,而是它是否可能變成一座“無政府主義城市”的問題了。
0 ^/ W: W+ r% Y9 l8 h5.39.217.77:8898
2 {- a/ r* c+ m' x2 ~1 L1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7 }# c/ j( p' s- [/ o
內地有不干預香港特區政府施政的強烈意識,內地輿論談論香港事務也很克制。倒是香港反對派干預內地政治生活的熱情高得離譜,從他們叫嚷內地要為“八九風波”進行“平反”,到給內地政治對抗人士提供各種支援,包括銅鑼灣書店向內地公眾推銷政治八卦書籍等等,都在挖基本法的墻角。試想一下,如果內地的媒體和組織針對香港的具體事務集中施加類似壓力和影響,香港人將會怎麼看?
5 ~! q" M/ V- x4 E
. D4 I. r' @9 d9 X+ J* J: V. C6 qtvb now,tvbnow,bttvb香港激進反對派動輒指責內地“越界”,當美英真正越界就香港問題進行干預時,他們反而不説話了。這只能説明那些人常常不是講理論法,而是一切從價值觀出發,用立場劃線,他們在將回歸後香港的多元社會生生撕裂。
% [. k$ \4 h/ C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u/ F9 O' ?! A& h0 o
必須承認,實行“一國兩制”比預想的艱難。但在任何時候,希望香港“好”,是內地社會始終如一的態度。“香港把自己鬧亂了活該”是內地一些網友的氣話,內地社會願意看到香港持續繁榮的主流願望不可能改變。回歸的香港怎麼樣才能更好,需要不斷摸索、實踐。陸港社會都應清楚,兩地利益高度一致,並且具有共生性,我們切不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力量“離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