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5 07:54 AM 編輯
! t9 U) {5 V# ~: ?6 n7 W4 ~tvb now,tvbnow,bttvb
: W& C" s; \0 o& U中國外交劇變的一年 郭崇倫
* A4 ^/ j+ o4 v# A0 B公仔箱論壇* J! ]3 e) C; _# I
過去這一年是中國外交劇烈變化的一年,廿年來中國遵循鄧小平的指示;韜光養晦、不強出頭,但到這一年,卻突然變成,有所作為的強勢外交,引發亞太鄰國憂心,甚至要引入美國力量做為制衡,許多媒體與專家都指出這個現象,十二月四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就以「中國崛起的危險」大幅專題報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4 `2 L1 `- y- [ V) B
c# F+ |% x' f4 T" L到了年底,中國似乎又回到舊立場,國務委員戴秉國十二月六日發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重申政策,兩者幾乎在同一時間,這不是巧合,而是大家都看到了其中潛伏的危機。
% M+ D2 k' R! J P& A8 i+ X/ e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 _- l( M+ i" z* \( s
三月天安艦被擊沉、十一月延坪島砲擊,中國偏向北韓,不願意譴責平壤,與南韓的關係變得極糟,過去南韓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中國,不僅是因為中國是最大貿易夥伴,也考慮到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現在首爾竟然敢拒絕北京要求,仍然與美軍進行實彈演習。
, @2 ]0 @3 ?7 l4 Q0 k公仔箱論壇
1 w# U$ d3 B3 c/ F$ H' p, c九月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艦在釣魚台發生碰撞,中方堅持要日方釋放船長,還不惜動用限制稀土出口為外交武器,把日本的朝野政治人物全部逼成反華派,日本防衛政策轉向「應對中國威脅」,與美方的安保合作也越拉越緊。5.39.217.77:8898. F. {5 A- Y1 r# e( i/ n3 ]8 ^
9 w0 @3 y( w) ?+ L1 \# e
此外,在諾貝爾和平獎宣布後,中國除向北歐小國挪威再三抗議頒發給劉曉波,還施壓菲律賓等十九國大使婉拒出席頒獎典禮;聖誕節前,北京自行指派主教,也引發梵蒂岡不滿,認為中國單方撕毀五年來共同指派主教的默契。那個只援助,不干涉內政的中國,到哪裡去了呢?那個強調和平解決邊界衝突,寧可讓地、也要睦鄰友好的中國,怎麼突然間不一樣了呢?
2 a) e: W4 r4 {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O7 [/ K- n$ o3 I: `( {/ A4 x9 ?
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七月,河內召開的東協區域論壇年會;中國過去與會,向來和樂融融,雖然與部分國家之間有南中國海主權爭議(見圖,新華社照片),但是近來因為中國投射軍力大增,東協國家開始擔心。美國趁隙而入,抓住中方表示「南海為中國核心利益說」,迅速反應;事先國務院已經通報媒體要他們注意這篇講話,中國對美國要講什麼,雖然不悅,並不驚訝,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會場上東協國家竟然此起彼落的呼應,共有十個國家對南海問題發言,越南第一個,美國最後一個,但都是針對中國。
* r5 ~5 b8 W b* _5 K" K" Mtvb now,tvbnow,bttvb希拉蕊發言結束後,楊潔箎要求會議暫停一小時,回來後氣沖沖的發表了廿五分鐘不看稿演說,根據兩天後,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楊以七大提問的方式「闡述了中方的立場」,並揭露了一些人「貌似公允的講話,實際上是在攻擊中國,是在給國際社會造成一種南海局勢十分堪慮的迷象」。以正式新聞稿來說,這是非常不「外交辭令」的,東協區域論壇外長會議,不允許媒體在場,但在場的官員,非常訝異的親耳聽到中國外交部長說:「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是事實」;「你們都應該記得,各自的經濟繁榮靠的是我們」。
' J4 @) |* m1 ?7 E1 I# t# C5.39.217.77:8898
" u% P6 R8 j! C6 k' u. Q& I+ J$ vtvb now,tvbnow,bttvb這深深的刺傷東協國家的心,從五○年代萬隆會議以來,中國標舉的就是反霸,平等對待鄰國,之前東協加一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也很大方的讓利,但現在僅僅提個意見,就被當面教訓,情何以堪。南中國海爭議,僅局限於周邊國家,但是還有其他爭議,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要建水壩,引發寮國與柬埔寨的不滿,但是雲南省政府就是鐵了心,不聽其他人的勸,也讓鄰國寒心。5.39.217.77:8898( n M3 i* k4 e/ ]
* Z* R0 ] a: E2 O1 }tvb now,tvbnow,bttvb中國認為都是美國背後搞的鬼,大陸決策圈特別注意國務卿希拉蕊在十月廿八日夏威夷的政策演說,認為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裡,不接受中國崛起之後的「兩強格局」,也不承認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相反的,要帶領不安的亞太國家,一起共同應對未來的中國擴張;有鑒於中國近日的強勢,這也難怪亞太鄰國現在歡迎美國重新介入。中國是有警覺的,當中國貧窮落後時,朋友遍布五湖四海,當中國和平崛起時,不能陷入失去朋友的險境;為了爭取鄰國的信任,國務委員戴秉國在政策文章中宣示:「即使中國將來強大起來了,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所謂新殖民主義的帽子,無論如何也戴不到中國的頭上」、而對美國,戴秉國也表明態度:「說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那是神話」。但中國也有硬的一面:「那種要拉幫結派對付中國、遏制中國的圖謀,那種在地區國家間挑撥離間,在中國近海搞聯合軍演的作法,更是冷戰思維…注定是行不通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r& u- p! g H5 E/ p2 e# V! [
5 q0 {- n! K# |
未來兩周,與美國的關係將是中國外交的重頭戲,國防部長蓋茲九日將有北京之行,而一月十八日胡錦濤開始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中國外交的再次轉彎,是暫時性的調整?還是經過這一年的碰壁,了解到外交需要迂迴?在新的一年,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