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半世紀前心臟病處理

過去2年跟大家介紹過很多處理心臟毛病的新療法或新科技,今天就回顧醫學歷史。公仔箱論壇0 F* ~2 B- V& J# s3 e* Z. j2 A

4 t7 j# U: n/ I* V公仔箱論壇大家可曾想像50年前如何處理心臟病發的病人呢?當時,這些病人跟一般病症如肺炎病人或腫瘤病人在同一病房內。心臟病發的病人住院期間的死亡率達40%,簡單來說,每5名病人中,2名在住院期間因為不同原因死亡。公仔箱論壇0 j3 I' ]# C* l' X" C! u$ \. O$ M3 E
公仔箱論壇; I. Z- p- m. H: N1 T/ a9 [
1967年,Dr. Killip和Dr. Kimball共同在美國心臟期刊發表第一篇關於心臟病發病人在特定的心臟深切治療中心(CCU)接受治療的結果。當中提及到中心配備心律監察儀器,特定的護士會24小時監察及照顧這些病人。這些在今天看似理所當然的處理方法,在當年是一項醫學突破。還有在六十年代才證明心外壓或心肺復甦法(CPR)有助搶救瀕死病人。更重要的是體外除顫儀器的引進,當病人出現心室顫動時,受過訓練的護士可以CPR及心臟除顫儀作治療而毋須等待當值的心臟專科醫生到來,這項措施當時可謂石破天驚。還有的是心臟臨時起搏器的出現,針對心臟病發後,特別是右心冠狀動脈出現閉塞、心跳過慢時,起搏器能非常有效地穩定病人的情況。
, v6 ?4 J$ ~5 B- m; M公仔箱論壇
' e& A2 K4 z3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凡此種種,在當年已大大改善病人的生存機會。大家必須注意當年沒有像阿士匹靈能減低死亡率的藥物。病人唯一的治療只是躺在床上,住進氧氣帳幕(類似蚊帳的東西)及在病重時以嗎啡止痛。1967年的醫學報告中,250位心臟病發的病人接受CCU的治療後,住院的死亡率只是7%。當年當然沒有什麼薄血藥、通波仔或溶血劑的治療,主要透過醫護人員的緊密監察,心律出現嚴重問題時,醫護人員必須「義無反顧」立刻治療。自此以後,無數醫院均開設CCU治療中心,大大改善這些病人的生存機會。9 w5 `" |, q( o) V3 Y7 X& C  z7 r
公仔箱論壇9 j, P5 j( ?( q* T2 P3 f
在這裏,衷心向這些前輩作出崇高的致敬!沒有他們當年的努力,心臟病發的病人恐怕危在旦夕。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