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4月21日載文《工資翻番,部長説了不算》,摘要如下:
t. g7 S8 Z) v- ?4 X: Ytvb now,tvbnow,bttvb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近日表示,中國要努力實現職工工資每年增長15%,這樣就可以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對中國廣大工薪階層來説,這無疑是個頗為給力的好消息,但網民的反應卻更多的是質疑與擔憂,恐怕漲薪到最後只不過是霧裡花水中月。公仔箱論壇& K& W, I2 z- t8 j
近些年,勞動者薪酬的實際增速低於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速,收入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在中國已經越來越突出。有學者曾指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珠三角地區農民工的月工資僅提高了68元人民幣,考慮物價等因素,實際為負增長。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力報酬佔GDP的比例連年下滑,1996年為 53.4%,2007年為39.7%,10年累計下降了13.7個百分點。而經合組織(OECD)的大部分國家,勞動報酬在GDP中佔比基本都在60%以上。5.39.217.77:88988 l) x# x) O2 B+ Z' G
再看看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日本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其工資的成長速度比美國快70%,經過30年努力,到1980年就已與美國持平;而從1978年到2004年,經濟高速增長期的中國,工資只有美國的1/20、日本的1/24。5.39.217.77:8898* V1 j- a4 y' r: l
頻頻突破警戒線的CPI,也成為漲薪的“蠶食者”,讓工薪階層剛剛鼓脹的荷包,迅速被體制化的支出耗費得一幹二淨。“工資漲得像眉毛一樣慢,物價漲得像頭髮一樣快”……諸如此類的抱怨,在大陸民間並不少見,“我們不漲工資,要求降物價”,甚至成了眾多人的迫切要求。5.39.217.77:88984 P9 C) Z Q# G3 o- }6 Y
事實上,漲薪的核心數據不是看絕對數的增長,而是看實際購買力漲多少。倘若工資上漲的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損失,薪酬漲幅與GDP、財政收入、企業利潤等上漲速度不能匹配,那這樣的“工資翻倍”就沒有任何意義。
2 y6 r4 M% l9 u- f. s' t, L' @中國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已屬中等偏低收入國家水平,在整體經濟實力上具備五年內工資翻番的條件。儘管截至目前,已有13個省份在今年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上調的幅度達到了22.8%,但初次分配在財富調整與公平矯正方面的力道越來越弱的格局並未獲得根本改變。對於勞動力的定價,省長部長説了不算,還得市場尤其是企業老闆説了算。
6 C# N! @' e9 D% y7 ~! etvb now,tvbnow,bttvb在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官方制定一個“指標”或“目標”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落實,如何“變現”,如何讓百姓的生活在漲薪中真正獲得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