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期表示,現正值「三伏天」,最宜用「艾灸」治療女性因宮寒引起的「月經病」,有事半功倍之效。今期續講。公仔箱論壇( m* a# k1 y# \- P& Y, R
: p+ t' d- m7 ~* c% m7 V+ c典型症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6 q2 h! S1 |! j6 b7 V2 m
9 K& |* d4 ~4 j/ B- T& G
中醫學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及。」針灸是中國傳統的中醫療法,而「艾灸」其療效有過之而無不及。「艾灸」的主要原料是艾,艾又稱艾草,為純陽之性,能透諸經而除百病。《黃帝內經》載:「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可見「艾灸」溫通經絡、消瘀散結、祛濕散寒、補中益氣,是最適宜治療「宮寒」等寒性症狀之好法。
. V( ]9 V* M+ k, t% E$ L/ M: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i" ~- X' Z. F( H
《金匱要略》有「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的記載,這首次提出了「宮寒」的相關概念。「宮寒」即「子宮寒冷」,也稱「宮冷」,為中醫學的概念。「宮」即子宮,即中醫學指女性內生殖器官的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的統稱。「寒」即子宮出現內寒,包括受外寒所侵,或陰寒內盛、陽氣虛衰等引起的內寒。
4 U' a4 L1 S& [$ _
: [7 g% {' q$ F" S( o8 \2 Dtvb now,tvbnow,bttvb「宮寒」主要表現為下腹、腰部等處寒涼或冷痛,得熱則緩和,常與月經周期明顯相關。「宮寒」可引發多種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經期延後、閉經、經血結塊等「月經病」,及不孕、易流產、胎漏、胎動不安、妊娠腹痛、產後腹痛等。「宮寒」的典型症狀有:(一)身體怕冷:小肚子(肚臍以下部分)怕冷,是「宮寒」女性較典型的情況,部分患者還常有腳涼,甚至雙腿膝蓋以下部分冰涼等狀;(二)月經異常:「宮寒」可引起一系列疾病,月經異常是最為典型的症狀之一,多表現為經期延後、經量減少、經血顏色異常(出現黑色或褐色)等;(三)身體疼痛:「宮寒」引起的身體疼痛,主要指月經期疼痛,即痛經,多數痛經出現於月經期間,也有些痛經出現在行經前,月經來潮後腹痛加劇,月經結束後恢復正常。tvb now,tvbnow,bttvb, T1 W% z- P1 s$ @# H# w3 `
. ^: o/ _3 d D1 B
治痛經法
K5 g; r. d V- D4 d$ K& X+ W. x, K
痛經,是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多為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如不注重保暖、夏季常露臍露背、常吹過冷空調、經期常喝冷飲、洗冷水澡等。中醫認為,痛經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運行無力所致,故可通過「艾灸」治療痛經,效果顯著,其原理是通過艾葉特有的溫熱刺激等來調整體內機能,達到緩解子宮肌肉反射性痙攣、解痙活血、通絡止痛的目的,這即中醫所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4 A; l4 g B: Y* Z% {& N- i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p2 t% q0 E) r0 \: [; @
筆者經驗,用艾灸肚臍,可治療痛經,方法如下:1.患者取仰臥位,取神闕穴(位於人體腹中部,肚臍中央)、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吋)。2.取0.5厘米厚、直徑約3厘米的鮮薑片,用針穿刺數孔,置於施灸的穴位上。3.取大艾炷(高約1厘米,炷底直徑約1厘米)於薑片上點燃施灸。4.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一般灸6至8壯(一炷為一壯)。若患者感覺灼熱,可移動薑片,避免燙傷。月經前7天開始施灸,每天一次,連續治療3至5個月經周期,即可有很大改善或甚至治癒。當然,艾灸前先要向有關中醫查詢最為恰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