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香港經濟的困局 Jing Liu

香港經濟的困局  Jing Liu
' q5 e- T4 ]7 g2 P' o.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Z8 |8 ~1 ^! F. [
為了應付是次金融危機
,美聯儲局把利率減至近乎零水平,並採取了規模上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措施,希望藉此保持充足的流動性,維持市場的經濟活動。可是貪婪的銀行家們沒有適當地把這筆巨款放貸給有需要人士,而是把它投資到新興市場謀取更大利益。商家謀取利益最大化是無可厚非,怪的只是美國政府再度漠視對損害性金融活動的監管,把它再次輸送到其他地區,埋下又一次區域性金融危機的禍根。公仔箱論壇8 Z( F" I# c6 Z& s* P2 q

2 Z. n5 ?. E9 |" q公仔箱論壇熱錢進出暢通無阻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投資地點之一,熱錢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出,市場提供的投資工具五花八門,又鄰近中國大陸, 因此引來大量資金。金融海嘯後,隨熱錢不斷流入,香港經濟也變得熾熱,通脹亦隨之而來。在這股氣氛籠罩下,整個香港充斥着投資熱。有人想從中致富,有人只想抗衡通脹。自去年各地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以來,香港樓價不斷飆升,再加上低利率的成本效益,吸引原本無能力買樓的升斗市民鋌而走險湧入樓市,免得眼白白錯過資產升值的機會。這看來像是美國次按危機的翻版,甚至更糟糕,因為香港政府的應對措施有限。一旦利率隨着美國經濟復蘇而上升,資金撤離香港,或是環球經濟再次出現衰退的話,樓價定必應聲下跌,衝擊香港經濟,一眾高槓桿投資者頓時淪為負資產。5 m# I: \" X$ r& Z' e; J

' @* u% ^3 |& o5.39.217.77:8898
這情況出現的話,政府便有需要積極介入,運用財政或行政手段刺激經濟,如調節利率或大力投資基建等。可是,基於種種原故政府可選擇的方法極為有限。首先, 在聯繫滙率機制下我們必須跟隨美元利率走勢。至於投資基建,《基本法》規定政府必須量入為出,不能舉債籌集資金,這或許是政府為何遲遲不動用龐大財政盈餘! `9 F! V$ e. }8 s
的原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a9 v$ Q1 G, Y) ^
2 G' h0 M) q, `; ]
積極檢討聯滙機制
5 U* ]* z5 v% G1 Q  i, g% i; b
為了應付未來有機會出現的危機,政府應積極檢討聯繫滙率機制,可考慮把它改為與人民幣以至一籃子貨幣掛鉤。此,政府也應系統地計算需要儲備的財政盈餘(不是簡單的越多越好),以免過度守財忽略民生。再者,政府應慎重地檢討現時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面對着不對稱競爭,沒有政策的規範,小市民往往成為不公平競爭下的犧牲品。如果政府真的把金融服務業作為支柱產業,便有責任完善整套規管機,有效地監管損害性經濟活動和壓抑擾亂市場秩序的投機活動,以免香港市民的利益受到國際投機者損害,尤其是那弱勢的一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