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6 01:14 PM 編輯
8 a! \& t# g+ `: I8 Z) m8 J8 O公仔箱論壇6 L- O5 E4 ]2 l% y. |: b
尋找法治中國的路徑 邱立本公仔箱論壇$ |) K+ ]0 r. ?, B* M
* C3 _" W7 \7 J8 U3 ]只有回歸憲法,才可以確保長治久安,才可以讓商業的繁榮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實現。
7 h8 c* K/ n# S& T @- `& \7 y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 Z. G: W2 c# l- X, s- v& S
尋找法治中國,就要經過商業中國的驛站。這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現代化列車的軌跡;當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浪潮席捲神州大地之際,也使商業社會背後的人文動力浮現:要有一個強大的商業中國,就必須追求一個強壯的法治中國。因為商業的關鍵就是合同,任何的交易,本質上都是一種合同關係;如何尊重合同的精神,和有能力以公正的程序來解決合同的糾紛,就是法治的開始。
: A; p4 F" n2 }( l公仔箱論壇
! W: o, P# b8 X& _& v9 B* ^商業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賺錢,要知道有沒有盈餘或虧損,就必須有嚴格的財務報表,尊重量化記錄,再也不能用意識形態來糊弄,不能用政治口號來無限上綱。而這樣的態度,恰恰也是法治精神的體現。商業也必須要有信息的自由流動,才可以對市場作出精準的判斷,也因此需要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不能搞封閉的系統。交易雙方,不能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而自由的信息結構,也是法治社會的價值結構。商業的重要集資方式,就是股份公司上市,而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監督,不但是民主的一種形式,也是重視程序正義(Due Process Of Law)。而這恰恰是法治精神的精髓。
" _' W3 \$ R0 l7 ?tvb now,tvbnow,bttvb
5 M: \. b* X: r3 ktvb now,tvbnow,bttvb因而商業中國的發展,也帶來對法治中國的期許。過去二十年間,中國的法治(Rule Of Law)建設逐漸走出法制(Rule By Law)的局限性。法律學者和律師,往往對當前司法不彰的弊端,作出一針見血的針砭,像張思之、賀衛方、許志永、莫少平、浦志強、李柏光等人,都有在權力面前講真話的道德勇氣,而新一代專業人士,都了解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中國不能再用專制的行政權力來矮化法律,更不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法律問題。
+ s# G) T+ F- N6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0 m% V+ T( r' x3 t4 ~# _8 a, j
但商業中國也可能腐蝕法治,權錢交易的誘惑,造就權貴資本集團狂歡的季節。政治權力和商業權力的合謀,可以肆無忌憚,破壞社會的公平正義。多少的拆遷和房地產的暴利,背後都有權錢勾結的影子。政商關係如果沒有司法獨立的制約,就會陷中國於不義。( y# S1 s: N% Q
tvb now,tvbnow,bttvb2 {. `* y C2 N# e& [
這也是當前中國的危機,以政治和打黑的名義,來掠奪更多資源和維護自己的不當利益,不僅陷害中國,也陷害中國的領導人。共和國的歷史,早就顯示法治缺席的驚心動魄。當國家主席劉少奇不能用法律來維護老百姓的權益時,他最後也不能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生命。胡耀邦、趙紫陽的非正常程序下台,也突顯法治缺位的悲哀。那些熱衷於用傲慢的權力來掏空法律的領導人,從陳希同到陳良宇,最後也被傲慢的權力所掏空。
6 l5 x# [- W F0 \; x: K+ ?tvb now,tvbnow,bttvb1 {! O' p7 J/ _/ i" B) W
這就是法治中國的緊迫性。儘管中國的商業在全球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但中國法治的前景卻是風雨飄搖,找不到制度建設的避風港。不過人民對胡溫體制還是有一種期待,盼望胡錦濤上台之初對憲法的重視和承諾,可以超越機關算盡的權益之計。只有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才可以確保中國的長治久安,才可以讓商業的繁榮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