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成: 反求諸己公仔箱論壇: l$ a `9 w/ |3 `
1 }5 b0 T9 @6 j6 X* V8 k5.39.217.77:88989 G" }1 g7 G5 T. u! c; N# @* @
孟子說:「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對失敗的正確態度,是自我反省力求改進,不去埋怨比自己優勝的人。這條個人修養的道理,十分顯淺,只是知易行難:許多人「發而不中」時,只會怨天尤人,不肯反求諸己,於是下次再發仍是不中。3 y9 ?+ c3 ?3 ^
5.39.217.77:8898/ Y! Z2 S4 s% }' P
孟子還有另一段關於「反求諸己」的話:「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離婁上》)
m* }- p- b N& U$ y j8 a$ B
# h* G8 e3 ?; Y* h& d8 a/ B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你對他一番好意的人要抗拒你,你應該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足夠;當在你管治下的人不守秩序,你應該反問自己的智慧是否足夠;當你禮待的人對你無禮,你應該反問自己的恭敬是否足夠。每當做事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時,都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自己做得正確,天下便會歸心。5.39.217.77:8898! o4 N! G+ o: u+ s/ p% g
( l3 c' _9 b2 v4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段話顯然是對管治者說的。「反求諸己」除了是個人修養的準則外,對於管治者,也是善治之道。不懂得「反求諸己」的管治者,每當管治出了問題,就把責任推給老百姓,或者歸咎於敵對力量、擾亂分子;其實問題往往是出在管治者身上,所以孟子說「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這和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是同一個道理。
# T' d, t2 S- \; ^% E'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n7 ] n* a* d# K& G
唐太宗藉以開創「貞觀之治」的匡政巨著《群書治要》,對「治亂」有這樣的論述:「夫世之治亂、國之安危,非由他也。俊乂在官,則治道清;奸佞干政,則禍亂作。故王者任人,不可不慎也。」治亂安危,並非由外因所致;管治者的質素與水平是決定因素。賢能之士主政,便有太平盛世;奸佞之徒當道,災禍動亂必 生。鑑古通今,都是這條規律。5.39.217.77:8898' Y. _& b6 x+ H/ ^%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 B( e) }8 Q/ }/ P
內地有的官員和學者可能覺得香港人很麻煩:國家對香港已是十分照顧,給了港人很多好處,寵愛禮遇毫不吝嗇,但港人並不領情,對中央政府的善意「不親」、「不答」、「不治」。按孟子所說的道理,中央政府對港人氣惱是沒有用的。如果從仁、智、敬三方面去找問題,「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那就天下歸心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