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借債放債恩仇記 孔捷生5.39.217.77:8898* e9 w% l" A% L3 z
3 L% a2 ]+ `* m1 k5.39.217.77:8898/ S8 j5 W2 K7 ^( X- t
標準普爾公司調低美國國債信用評級,引發全球股災,此舉是否「政治正確」,美國政府及一眾大財團均持強烈異議。但標普不為所動,堅持自己信用評級的統計無誤。美國權威機構唱衰美國,頗合「中國不高興」的愛國發燒友之心意,卻不去想想,中國為何沒有這般特立獨行、桀驁不馴的審計機構,能直面中國銀行的壞賬爛賬,披露政府行政支出佔GDP的高比例,以及對教育、醫療、環保的低投入?
' f1 i4 r' r. }) Ztvb now,tvbnow,bttvb" ]( f; i0 l& S3 l6 b
美國今日的窘境,正好佐證「絕對權力絕對腐敗」的定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已晉身為世界首富;二戰之後,美國更遠遠拉開了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距離,尤其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和戰後國際政治事務中,積累了任何國家都無法比肩的道德威望,並順理成章地擁有全球貨幣發行權。三權分立的美國還受着「第四權」(新聞自由)和「第五權」(民權)的監督,但美元霸主獨一無二的地位,受到的監督甚少。於是「絕對腐敗」便來了,貪婪的投機、炒作、擴張……奢侈之風蔓延到坊間百姓,便寅吃卯糧成風,借債門檻之低,形同天上掉餡餅,根本不去愁償還問題。5.39.217.77:88981 z4 ?; Y# ? g
0 c* W, b) U0 J# i$ X' f- H! p% s( ttvb now,tvbnow,bttvb恰在柏林牆倒塌,冷戰結束,美國地位臻達頂峯之際,國際經濟格局生出一個新變數─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民雖未富而國庫水浸,這個暴富新貴大舉買入美國國債,更助長美國人先使未來錢的消費欲。這種違反規律與常識的泡沫總會破滅,危機果真爆發了,中國便激烈批評美國,更干涉內政教訓美國要削減軍費和社會保障預算。於是又引致美國反唇相譏,《華爾街日報》社論指「中國買債成癮」,並援引中國民眾對自己政府的批評:為何不把龐大的外滙儲備用於國內投資發展,而是不斷借給美國?
! z* |) G! `! S8 d9 E- T4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K* C* k- M# ~# M
這確係「中國不高興」的愛國狂和陰謀論鼓吹者不願觸碰的問題,中國外滙是輸出人民血汗換來的,政府卻偏要投進人家籃子裏,資金困窘的國內民營企業求爺爺告奶奶也貸不到款,國家卻大把吃進國外的劣質國債,遑論至今仍是評級最高的美國國債,連希臘那樣的垃圾債券,溫家寶也以政府名義擔保大筆吃進,理由是國家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 A; ^+ @& U* _9 M$ |* l! p8 h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c: | i2 t h4 G
任何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都是投資效益最高的地方,這是常識。但在反常識的中國,政府空喊「提高內需」許多年,卻就是不願轉型,不肯作大幅改善民生的投資。只有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事業不在此列,諸如由政府主導、集中力量辦大事、大幹快上的高鐵項目。至於民間通脹高企,則可算在美國「貨幣戰爭」的陰謀頭上。5 P: M7 D' g4 S/ F0 M3 P
5.39.217.77:8898" L6 Z! e0 u! A! t) k$ f L
撕開諱病忌醫的國家膿瘡,美國尚有特立獨行的標普和崛起的茶黨,不管茶黨其他政治理念如何,它堅持「借債上限調高一元,政府預算就要減低一元」,說到底就是回到常識,是對經濟路向的糾偏。欠債就要還錢,別指望榨取民眾的賦稅給政府埋單。而在中國,這種獨異的聲音被屏蔽了,剩下的只有對國家唱之不倦的頌歌,以及對「圍堵中國」各種國際陰謀無休止的詛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