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電/今天下午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指出,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趨嚴重。人口“單中心”過度聚集是導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四個一綫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數的前十位。
( Z F8 y. g7 z5 Q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0 d7 x! `3 F5 U I
法制晚報訊,報告通過構建城市病指標體系,利用統計數據,對全國38個主要大城市的城市病進行了測度。結果顯示,深圳、北京、杭州、溫州、廣州、濟南、上海、西安、佛山、石家莊依據嚴重程度,分別排在第一到第十位。 ' }( W- y; H3 e, V" z- E
tvb now,tvbnow,bttvb8 H$ G% v: d4 D% F: B
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趨嚴重。人口“單中心”過度聚集是導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四個一綫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數的前十位,而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適當的南通、大連、徐州、蘇州等“城市病”程度相對較低。
( q# n' P& q' r$ P2 J!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d8 o+ U J& r
深圳市的城市病指數值最高,表明其城市病最為嚴重。單項(房價、交通、環境)得分較低的溫州、濟南、石家莊也進入前十名,前十名城市城市病指數均值為0.751,遠高於全國38個大城市的平均值(0.476),除個別大城市的城市病指數值相對較低外,多數大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城市病。(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 j* C) @* A) L
% C. X2 H7 |( p/ G' M* x+ O'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此外,報告指出,東北大城市的競爭力弱化是東北地區衰退的重要原因。與去年相比,大連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分別下降了1位和5位,沈陽的可持續競爭力相比去年下降了5個位次。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弱化導致了東北地區的整體表現低於全國城市平均水平。 tvb now,tvbnow,bttvb" w6 b* y+ h: F+ p
公仔箱論壇8 y2 {8 w; l" N
報告預計,據初步估算,如果放開大城市限制,鼓勵城市群內的中小城市(鎮)發展,即使不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也能更好地確保國家宏觀經濟達到6.5%以上的增長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