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朱雲鵬:購屋好時機?

日前中央大學公布三月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二月略升,創五年來新高。其中與房地產息息相關的耐久財信心指數,來到一百零二點,為所有項目中最高者。這題分數的計算,來自詢問民眾「未來半年是不是購買耐久性財貨的好時機?」有接近一成的人認為「很好」,三成二認為「稍好」,二成四認為「不變」,加起來達三分之二。
! K; R& o4 w5 k" l4 ]& ?: m. X5.39.217.77:8898' b' m. n* w7 Z1 Z, G8 K

0 H& M% n( ]+ r. m7 ?
7 Y5 J2 W. W9 i, H6 I, T, B從年齡來看,廿到廿九歲的年輕人,對購買耐久財最為樂觀。這個族群中,認為未來半年是購屋時機「很好」、「稍好」或「不變」的比率,合起來達七成二。這樣的情形不是壞事;年輕人有意願購買房屋,代表對於「成家立業」的嚮往。問題在於,他們買得起嗎?房價是不是太高了,超過他們的負擔能力? tvb now,tvbnow,bttvb" H1 _; g' a0 V. _
5.39.217.77:8898  B$ l! ]4 F% b% R+ b: f
) m' Q8 E( b+ m  W4 n$ k+ O+ e
tvb now,tvbnow,bttvb) n9 p# Y/ f  Y! k# |
觀察全台房價的多年走勢,真正大幅上漲的地區主要在台北市、新北市人口密集區以及台中市重劃區等少數地方。發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去十年主要國家都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經濟成長快速,油價金價大漲,造就了許多國際資本家,在主要城市購入精華區房地產。因此,倫敦、紐約、馬德里、香港、上海、新加坡的房價都大漲。金融海嘯曾經迫使房價回檔,但最近又回升了。台北市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城市,受到了波及;有些北市居民到外地購房,波及效果於是外溢到新北市和台中七期。 - m- H; _" ?3 ?1 X7 o

, X/ ^0 i, v) J8 v*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k4 B! M8 |2 c# B; _6 ]
tvb now,tvbnow,bttvb0 r+ @" U0 B" i7 T
面對這種狀況,不論採行任何作法,或許應當先考慮幾個大原則。第一,高房價是少數地點發生的現象,所以,政策不應是全國性、普遍性的,而應當有所選擇,否則可能錯殺無辜。/ q' }" x3 b" u! A) f3 Q" d3 a
再者,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地方財源,就是房地產稅。以美國而言,各自治市積極招商,引來工商界和居民,房地稅收入增加,該市提供好的公共建設,吸引更多的人來居住,房地稅收入更多…形成一個都市發展的正面循環。在台灣的怪象是,課房地稅依據的公告地價、公告現值、房屋稅評定標準,都是地方政府的權責,但幾乎每個縣市,都不願把這些標準調到與市價接近,而都喊窮,然後去中央要錢;這種現象亟待改善。北市前一陣子提高「豪宅」群的房屋稅率,是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d; B$ |  l; D0 Q  ]- ~/ q4 b
5.39.217.77:8898/ G& S8 }" d- y* p2 X+ r

4 h  r& A2 N+ q& j9 d7 @( [公仔箱論壇7 V6 Z6 D$ b' z* y! }
停止精華區國有土地的標售,可以讓相關單位有不被批評的喘息空間,但於事無補。未來何不考慮持續釋出土地,但效法香港,釋出的只是地上權,將來國庫可以參與土地增值的利潤分配?台灣民眾較不適應購買只有地上權的房屋,但處於高房價的精華地段,如果購買此類房屋可以大幅減輕負擔,加以地上權年限可以設得很長,就不失為一個可以考慮嘗試的制度。 tvb now,tvbnow,bttvb  W* I5 j1 R8 J$ {' B  Z2 l
  G3 k; A$ u/ o' }  ~

) `% y" m) h/ _& B, W' O( I5.39.217.77:8898& Q+ Y4 x2 @7 }& \  M. @
當然,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增加供給。例如機場捷運線的興建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其沿線找合適地方,委託民間開發興建一些高水準但價錢合宜的社區,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選項。不過,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最好在中小學教育方面有配套。政府可趁此機會多充實偏遠地區的教育設施,而且仿造政大、師大附中的案例,鼓勵並輔導鄰近大學在新社區附近成立實驗中小學。如果住宅品質好,價格合理,又有好學校,年輕人會願意往郊區發展,完成「購屋築夢」。9 A4 N0 u# ^( I
(作者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