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侯旧称“白堠”,民国以后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百侯镇位于大埔县东部,西接湖寮镇,东连枫朗,北靠岩上,南依平原镇,距县城11公里,交通便利,省道茶上线贯穿其中,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镇,仅11公里,交通便利,省道茶上线贯穿其中。全镇总面积94.2平方公里,有山地7071公顷,耕地942公顷。下辖16个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3万多人,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1240万元,人均收入达3379元。 x& R+ Q6 @7 C8 H1 K! V
, l/ v6 P8 T" b8 d4 b/ g/ {6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R2 \1 {! }. w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w4 F/ y( k公仔箱論壇
! ~$ o! N% \8 a; f, X
- Z' D/ o1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O( Q) K6 {" L. m2 E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明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 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干部之乡”之美誉。侯山十二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6 W% n% z, K! R1 b9 h5.39.217.77:8898
7 D K$ Q ?; H) d& |5.39.217.77:8898百侯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清康熙初年,侯南进士杨之徐三个儿子均为翰林。清末,废科举办新学,侯南步梯小学是全县最早兴办的学校。民国十四年创办私立百侯中学,积极推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输送了大批人才。百侯幼儿园办于抗战前,名闻全国。目前,全镇有幼儿园2间,完小9间,中学1间,有中心卫生院1间,还有焕昌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杨隆生艺术馆各1座,是省体育先进镇,镇文化站还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
7 m; C! E* S I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f# R3 p" J" j! Z3 `$ r; U7 C
0 e3 o I0 ^+ w. I
百侯是远近闻名的“华侨之乡”。据统计,全镇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有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北美、澳洲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镇内“三胞”亲属就达1.4万多人,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公仔箱論壇! y, y$ M& K; ]/ r8 w% u+ X1 N4 A
" Q4 p8 p& J- A( @! T, E
公仔箱論壇. A' L8 ~( d: _! W6 n! F
百侯又是“干部之乡”。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更为突出。社会知名人士杨兰史、杨应彬、刘兆伦、肖月华、杨永松、杨英耀、肖如川等均为百侯人.) t9 Z8 T. c! o2 V2 Q7 @
' I8 ?. x1 c$ o9 G4 Y$ K6 o& R Q公仔箱論壇
~5 W) U; d( F3 Y( w公仔箱論壇2010年12月百侯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