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誤用繁體字貽笑大方 黨報倡「識繁用簡」tvb now,tvbnow,bttvb- o: w: u4 c z5 V- ]
5.39.217.77:8898) X) k; J( i2 X
香港近年出現繁簡字體爭議,原來內地也有爭拗繁簡問題。山東大學今年碩士學位證書上,將其辦學宗旨「為天下儲人材」,寫成「為天下儲人才」,結果被指繁簡混用,引來熱論。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署名文章談及有關爭議,強調「繁簡本是同根生」,現代人應以「識繁用簡」為標準。
& [& t p( Z" N& @: I3 ]0 u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r( W; F" J0 b, V4 |/ p; B# y
文章題為<繁體字和簡化字可以混搭嗎?>,指出繁體字歷史悠久,使用廣泛,「在某些特定場合下,繁體字既能體現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也能滿足百姓對傳統習慣的特殊情感」。5.39.217.77:8898* k6 l) E+ |, n
公仔箱論壇4 W, w# s8 x" J2 r Z5 L4 k% A# Y" ?
文章又引述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語言學教授李明潔稱,漢字在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書法為代表的藝術範式和審美範式,「因此,在與審美相關的領域,如書法、匾額乃至當代的廣告等形式中出現繁體字,皆是符合審美規律的」。
, E1 X' \4 c& m2 @; n% p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A, |" A$ R# J9 X3 V
不過文章認為,雖然繁體字對於「歷史傳承」、「文化交流」和「文明認同」有特殊意義,但作為現代人,應遵守國家規定用字標準,使用規範的簡化字,「在『用簡』的同時,盡量做到『識繁』。弄明白哪些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繁體字,切勿因繁簡混搭而貽笑大方」。
1 j8 V: G$ N( K# H/ ?9 X
+ x0 \1 z" \# g9 M) Z# r" R文章又說,「繁簡本是同根生,風韻各不同」,重申作為現代人,應以「識繁用簡」為標準,「規範使用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優秀而厚重的文化遺產──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