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隱形力量飛向兩岸民心 邱立本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4 08:16 AM 編輯 5.39.217.77:8898: n2 n$ ~. G' L- `6 ~

# P5 A4 i& x# f; d/ L4 X; A3 R隱形力量飛向兩岸民心  邱立本
$ Z( E/ U) k4 v, S2 f4 y0 A4 |7 ^公仔箱論壇建設軟實力,追求正義和保障公民權益,成為心靈的隱形戰機,飛向兩岸人民心中。

' `: m1 S3 [; h5.39.217.77:8898

2 v; X; Z0 O% K" v0 f1 stvb now,tvbnow,bttvb隱形就是最明顯的優勢。在空軍發展歷史上,當一架飛機在敵人的雷達上變成了隱形,也就是敵明我暗,等於擁有穩操勝券的制敵秘笈。這次中國的J-20 隱形戰機試飛成功引起轟動,因為它超越了各方的預期和想像,引來了國際注目:發現中國的軍事力量,霎那間飛進了新的天空。
" `+ r; t. t, H5.39.217.77:8898: Q$ o. W9 _% Z. k1 i
是一個迎頭趕上的天空,讓美國的情報判斷大跌眼鏡。儘管有人認為中國的J-20是美國雄霸全球的F-22隱形戰機的「山寨版」,只是亦步亦趨的產物,但軍事專家平可夫認為,J-20有原創性,是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突破,值得大力表揚。中國的戰機發展出現了飛躍,直接進入了第四代,超越了英國和法國,和美俄兩國爭鋒,形成了空中隱形的三國演義。
: ~; V2 i6 E. \: R5 w  b
+ y1 O! Q5 g, d0 x- I0 I% S& c0 {這也是中國硬實力的突破。從近代史來看,這也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擁有如此強大的武力和
綜合國力,可以躋身全球前列。如果說共和國建國之初,是以「人海對火海」的悲情在朝鮮半島與美國對壘,勉強打成了平手,那麼今天中國則是以高科技的創意,和美國再次博弈。如果說當年中國是靠鎖國政策來對付美國為首的國際圍堵和遏制,那麼今天中國則是以開放和全球化的力量,與美國和發達國家周旋,爭取自己最大的國家利益。1 m8 \0 E' i" s

7 A' a" v: p& J6 a/ ^2 Q這也當然刺激中國要加強軟實力的建設。如果中國的硬實力發展可以迎頭趕上,那麼中國的軟實力為何不可以超越前進?如果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可以在建造隱形戰機上後發制人,那麼為何在政治經濟制度建設上不可以後來居上?
: o# K9 a3 H5 ~# l6 S' @* |
公仔箱論壇* S( q2 _9 k, }% d$ [
實力的建設,只能屈人之兵,而軟實力的建設,卻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進而贏得海內外的民心。台灣的軍事專家承認,中國大陸J-20出現,是兩岸軍力平衡大逆轉,讓長期台灣所佔有的空軍優勢流失。但當前中國大陸的軍事優勢,只會讓不少台灣民眾感到恐懼,因為無論藍綠,他們都不願意當下讓中共統治台灣,不願意讓台灣當前所享有的民主人權和法治,面對流失的陰影。無論統派或獨派,他們都不願意「被趙連海」,更不要說「被劉曉波」。5.39.217.77:88984 n+ F$ \  J6 \6 }& h! Y' m

2 S4 B: V6 B/ S% D/ y8 }, d+ B因而中國從速推
動軟實力的建設,比硬實力的建設更具挑戰性、也更具緊迫性。中國投入了逾四十萬人在航空工業的研究,但也應該投下更多的心力,從事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像最近在全國房價高升的當兒,中央政府宣布會建設一千萬套保障房,讓很多老百姓感動,期望可以落實當年杜甫所說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 \* _( T. U7 m$ P公仔箱論壇$ f2 R, g$ u! r5 P. {; N
這就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打破權貴資本集團的壟斷,也是政改的最新突破。
正是對社會正義的追求,對公民權益和尊嚴的保障,才能成為心靈的隱形戰機,飛向十三億人的心中,也飛向台灣的老百姓心中,讓軟實力連結兩岸,讓兩岸的和平統一成為最具體的新年願景。
從殲-20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必要  旺報
1 C9 V: |6 J1 M&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f; u$ d) s+ n' A+ x* a1 b& }
大陸殲
-20隱形戰機已經在112日中午於成都試飛成功,儘管在大陸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說,大陸的隱形戰機還要1520年才能量產服役,但在第五代戰機研發成功,美國卻連F-16C/D型戰機都無法決定賣給台灣,為了維護台海安全,兩岸盡快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顯然是必要的行動。公仔箱論壇' d4 S& o1 F  H  z

4 v  _9 X* Z/ @5 `- e% v公仔箱論壇「軍事互信機制」是藉由雙邊或多邊軍事交流的特殊安排,以便增進理解、建立信任、避免誤判,以及降低衝突的可能性,進而達到結束敵對狀態與簽署和平協議的目地。過去國際社會為了避免戰爭發生,曾經提出包括:安全結盟、集體安全、國際仲裁、外交途徑、軍備管制、核子威脅,以及「信心建立措施」等方法,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既使有冷戰兩極對峙,卻也沒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 Y; a( E. Q1 `* }
5.39.217.77:88983 Y& Y$ j+ x' l8 S
而「軍事互信機制」又稱為「信心建立措施」,就是藉由雙邊或多邊軍事交流的特殊安排,以便增進理解、建立信任、避免誤判,以及降低衝突的可能性,進而達到結束敵對狀態與簽署和平協議的目地。最初,軍事互信機制的概念是從軍事層面中的實際經驗所歸納而來,政治領袖與外交官於是借用相關概念與作法,並強化在政治與外交方面的效應,以防止彼此衝突的趨向。tvb now,tvbnow,bttvb, s3 O/ I5 V4 L1 h8 [1 H6 j1 g9 k

* a1 h; m2 ~( m7 d( Z兩岸之間雖然透過江陳會,兩年多來已經簽署了15項協議與ECFA,但兩岸官方並未往來,既使想成立一個「經合會」,國內的爭議也頗大。更何況兩岸可以談到「結束敵對狀態」,所以先行透過「第二軌道」,讓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未嘗不是一個可以讓兩岸和平發展得以持續的辦法。tvb now,tvbnow,bttvb; x: C8 o. Y" x  s2 x& K
tvb now,tvbnow,bttvb, _& V" ~; ~3 ?' K: J" \
那麼兩岸又該從何處開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呢?首先當然就是要求中共撤除對台飛彈的問題。從馬英九總統上來以來,他就不斷的宣稱兩岸是在「不統」、「不獨」、「不武」的前提下,透過「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建立起和平共榮的環境。而這個「不武」當然是指中共應該撤除對台飛彈的問題,這方面大陸國防部與總理溫家寶曾經回應過,所以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由「不武」著手,應該是最容易的地方,而這方面相信民進黨也不可能反對。畢竟,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中,陳水扁也曾經不斷的呼籲「不武」的概念,因此,如果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從「不武」開始,必然會受到台灣人民的歡迎。
. @# a8 b5 Z, c* A  o
  K2 k, ~& F( a& k- {$ y# i4 S
其次是,軍事互信與政治互信的問題。過去西方的軍事專家克勞塞維茨就曾說過:「戰爭乃是一種政治行為的延續」,亦即兩岸持續60年的政治僵局,都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國共內戰沒有解除,政治僵局就不可能完全化解。所以,只要中共願意撤除對台飛彈,那麼兩岸的政治僵局應該可以很快化解。這一方面雖然可能還有台灣內部獨派人士會從中加以阻撓,但只要大部分的民眾支持這個行動,那麼兩岸政治僵局的解決,必然就會像江陳會一樣,逐步在困難中去簽訂許多的協議。tvb now,tvbnow,bttvb6 N5 d+ I& ?4 i& I  l# C+ n+ _1 ?" }

5 X2 C5 O' a+ e$ g; b" ]- c8 N4 R5.39.217.77:8898第三是,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還必須從最簡易的方式著手。過去台灣的學者已經不斷的為文認為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可以從海上救難著手。海上救難包含海上反恐怖主義、反海盜,以及船難等。在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以後,恐怖分子不只躲到山區、人群中,也有部分轉移到海上進行恐怖行動,尤其以麻六甲海峽為最,他們通常會對航行於海上的商船、軍艦、鑽油平台與港口設施等,都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攻擊目標。同樣的,過去一段時間索馬利亞海盜橫行,讓許多國家束手無策,各國還紛紛派遣軍艦前往亞丁灣去維護商船的安全。所以,兩岸如果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從海上救難合作開始,應該是最不困難的一項工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 w9 k! N
5.39.217.77:8898; s# e; H/ v+ N; g3 a
最後是兩岸如果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那麼台灣的國防安全該如何界定的問題。事實上,台灣的國防安全並不只是兩岸敵對的問題,而是包含整個美國戰略圍堵的形式中,所以台灣可以在美中之間維持一個「戰略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台灣可以和大陸結束敵對狀態,也可以和美國維持一個戰略伙伴的關係,只要兩岸持續維持和平發展,美國必然不至於以軍事行動介入兩岸關係中,這應該是一個「一石二鳥」的策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P  ~0 r

! H% @. z9 a% @. j9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大陸太大、台灣太小,兩岸關係的任何突破都需要大陸率先伸出友誼的手,讓台灣鞏固信心。兩岸要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議題上取得進展,仍須大陸「仁者以大事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