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於今年11月中旬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四國進行訪問,這將使他成為首位在上任年內訪華的美國總統。
3 Z1 D2 o+ W1 l, g/ Q1 B. v% |9 u9 O/ w) P1 ? G: `$ f, G
評論認為,奧巴馬中國之行的重要意義在於幫助其建立一個立體的、感性的和真實的「中國觀」,這將為其任期內制定穩定而又具有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打下基礎。5.39.217.77:8898 ?8 l! B. B0 w# ]
5.39.217.77:8898& r w# L: p; t
3 ~& \2 t. c. _" Y0 g% n緊密而不親密 k: G M/ a( K, c8 r
自今年年初開始,中美關係就一直處於升溫狀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財政部長蓋特納、能源部長朱棣文和商務部長駱家輝在今年2至7月先後踏訪中國,為奧巴馬年底訪華進行預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7 E# ]4 S& Y" ?1 ?
6 K, _, {( N$ o2 n; ~7 a
一方面,頻密的高層互動確實體現了奧巴馬團隊對中國政策的重視。但就另一方面而言,中美關係「緊密而不親密」的總體基調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0 I% `2 B% Q4 ^7 E; E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p) G+ _/ ^3 l6 ?1 e' H
美國在人權、西藏、台灣等問題上對中方做出了臨時讓步,但其他矛盾仍然尖銳。近期發生的輪胎特保案和無縫鋼管「雙反」調查即是兩國間貿易爭端升級的表現。
) q6 t- G: T8 g8 e! O J1 p& c4 y
: E+ ~* c3 I) G, Q" W& ~. utvb now,tvbnow,bttvb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奧巴馬上台後兩國政治關係予人「有聲有色」的印象,但實際上兩國之間公開的、不公開的戰略性競爭並沒有減弱。當前兩國最大的課題還是如何培植和加強戰略互信,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兩軍的交流需要加速進行。不過有知情人士說,在這一問題上,中國軍方的態度一直是「遲疑不決」。
7 Z" M) i/ F9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4 B& _- m e" V5.39.217.77:8898
6 A& e" G" J7 E「平常心」利雙贏
- R5 ?: Q: I0 r8 Y, l近日內地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大約八成六的網友對奧巴馬訪華抱持「不期待」或「無所謂」的態度。這反映出中國網民「看淡」奧巴馬訪華。
9 W7 x) h8 ]7 N4 w/ r- L7 }3 Z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d y) o4 b9 P. w* L/ ^
這一現象說明,中國民衆的心態已由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的盲目與幼稚的樂觀轉變為成熟和冷靜的平常心,應該說這種「平常心」雖然包含着一些對奧巴馬的失望,但從雙邊關係的層面上來講將有利於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
% P/ g# X* R+ l. |; ]2 k) D- B公仔箱論壇
6 t9 u* ?5 {5 z. e9 p所謂「平常心」,首先指堅持兩國在新世紀必須合作、共贏的基本信念。8 k) Z1 m" s0 ?! `9 b
" k/ A1 H) J e/ c: I* `7 V其次在於,對於兩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分析人士指出,中美關係從某種意義上應被視為一種「普通的」國家間關係加以對待。兩國關係和政策的基幹部分,都應有相當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抱持特殊期待或情感投入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國一強一大,雙方交往的正面效應及可能產生的破壞性效果都會是巨大的。但這不應影響處理中美關係的基本思維和邏輯。9 R* p( C( U& Q' T4 r
5.39.217.77:8898( f9 n! Y4 C7 }
應該看到,中美關係的結構制約因素難在短期改變,雙方未來關係還有震盪可能。中方應該立足現實,以理性觀點看待中美關係,尋求雙方更大的合作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