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市場調節?

市場調節?5.39.217.77:88987 h: m' f! R9 _; q8 M4 ~/ _
5.39.217.77:8898! ?" [9 L5 _8 ^6 t( u7 e6 k
最近美元高漲,人民幣隨其他貨幣匯率下跌,反映人民幣更多的是隨市場調節。在現時的匯率機制下,這樣的市場調節實際還是政策結果,是政策讓人民幣面對強美元下跌,這是教科書的說法。但匯率從來都是政府的經濟政策工具,也必然帶有重大的政治與社會後果。自由的市場調節都是假的,理由是這個市場本身便不是自由的,而是建立在寡頭壟斷的基礎上。一是市場再不是個別企業、個人的散戶市場,而是大戶操控,特別是在金融化的今天,衍生工具等使寡頭壟斷的集團可以用巨大的槓桿化資金來衝擊市場,加上美國為首把衍生工具市場的交易黑室作業化,更有利寡頭金融集團在公開市場的內外,配上媒體來影響市場預期、操控價格。tvb now,tvbnow,bttvb- I; P% _/ c. v

% A) d) {* z7 A& L2 {4 C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是中央銀行已是市場的參與者,直接間接地在市場上買賣,用不同的政策手段與工具影響交易價格。在今天這樣的市場體系裏,要讓市場機制自由發揮作用,實質是順應、附和國際寡頭金融集團與美國聯邦儲備局等操控國際匯率。就算不是助紂為虐,也至少是把中國人民幣匯率變成美國政策、國際寡頭金融集團的附庸。tvb now,tvbnow,bttvb8 e( F$ P/ e: A: f. [

1 T7 Q$ P2 m' X. z( F5 l* x' z. B人民幣貶值的直接效果是國內資金外流,衝擊國內金融與實質經濟,在國外則帶來對人民幣匯率不穩的疑惑與觀望。去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已日益下降。資金外流與貶值心理預期在國內外媒體渲染下,可能變成惡性循環。5 }  Q( c8 U# H; b3 q9 L' U
6 u. O& j- l# K5 Z. y! |7 }# g
假若守得住資金外流,或許人民幣還可待美元轉弱時復升,重建國際化的發展。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