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古德明: 新香港報紙的特色

古德明: 新香港報紙的特色
# k( P  T; F" V4 E! a; k公仔箱論壇
( U& w9 [, m, [# [  ]公仔箱論壇
/ Q  f* l; p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立法會民主派議員陳志全性好斷袖,不料日前搭火車,遭兩位老去嫫母大聲冷嘲熱諷:「你雞巴小,只能扮女人,躺着任人
……」這兩位婆子招來不少非議;力排眾議者,有《頭條日報》。

0 k2 {  S2 o: `5 v3 E! N7 P9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U1 b$ S$ G/ }3 n% ^* m/ O- O" [6 T9 s
《頭條日報》社評針對民主派議員說:「議員以粗口鬧得人多,教壞年輕人不特止,由他們牽起的言語暴力歪風,正在社會蔓延。今次是爆粗議員自食其果。」這段社評,很有新香港報紙的特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I5 W8 F7 s+ B% D0 i
tvb now,tvbnow,bttvb" R# O$ {! i$ O2 c7 v
特 色之一,是糞土傳統文化。從前,不要說社評,就是一般專欄,作者都要中文根底深厚。我小時看《工商日報》、《香港時報》、《星島日報》等的社評,一般都斐然成章;今天,只要懂得些中文字,就都可以寫社評,寫專欄,做作家。試以《頭條日報》那段評論為例,「粗口(污言穢語)」、「鬧得人多(罵人多了)」、 「不特止(不但)」、「爆粗(說髒話)」等詞語,即使是中學生用於作文,老師都會刪改;又「邪風」由「掀起」變成「牽起」,更證明社評作者連中學畢業程度都沒有。而這竟然是「全港發行量最高」報紙的社評。而讀者顯然十之八九都不覺得礙眼。香港社會的文化水平,於此可見。
; g9 T" B& V0 D0 i! k; Itvb now,tvbnow,bttvb

; N& V' q5 L$ K+ q"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香港報紙的另一特色,是黑白已可完全不辨。陳志全從來未聞有在公共場合說髒話,但他是民主派,是中共舌中之刺,於是,那兩位婆子「鬧」得越狠越下流,用心就顯得越好越高尚。請不要歎息。這是新香港。
, h7 j: m& m4 w% `2 g

! F% {, {% d" ]9 Y( b- v4 v! k/ h7 O4 V* x
古德明: 社會撕裂公仔箱論壇, ~* G3 \2 ~) i% k3 j* h
5.39.217.77:88983 S1 ^" F/ M9 w! F3 B
去年十二月八日,香港長官梁振英上商業電臺,否認收買流氓對付民主運動者,還說:「社會撕裂的原因,不在個人,而在社會對政制改革有不同意見。」他說的「撕裂」,當然不是中文。
; p- L$ Y! @" T, e  A
5.39.217.77:88980 U# O. F6 ^1 R1 R. j
查第二版《朗文當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英文tear一字可解作「撕裂」,也可解作「使分裂」,例句如下:(1She tore his letter into little pieces(她把他的信撕成碎片)。(2a country torn apart by war(在戰爭中分裂的國家)。梁振英所謂「社會撕裂」,明顯是英文society is torn的方塊字寫法。新中國人無論是說話還是下筆,向來唯恐不下流,所以一定要硬譯英文詞語和句法。
% |# H+ d( c8 k% D# \& ?+ }( J
# p: A9 U+ R: ^. ]2 |  jtvb now,tvbnow,bttvb《三 國演義》第一回開宗明義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史記》卷七太史公論項羽分封天下的霸業:「羽起隴畝(田野)之中,三年,遂將(率領)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又《戰國策》卷五秦國權臣穰侯割奪諸侯領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用秦王的名義行事),決裂諸侯。」這「決裂」、 「分裂」、「分」等,都是上等中文,但是,今天香港幾乎沒有人說了。大家異口同聲都是說不中不英的「撕裂」。「話說天下撕裂久則復合,復合久則撕裂……」 這就是現代漢語。* F- B! J7 b+ B. h

* [* `: T* x' R其實,要說社會不睦,中文還可以說「社會大眾,黨同伐異」、「社會矛盾重重」、「社會分歧,相持不下」等等。但我的要求也許太高了。梁振英之流只會「撕裂」社會。0 r6 w9 c+ m7 w; O  _9 d

1 P" |0 c- D" I5.39.217.77:8898
  
葉劉論普教中:李白杜「普」都不是用廣東話作詩) |! E4 V  k7 A6 a4 j& B9 b

- E3 T  D# W2 L5 T;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W9 E/ M0 N# T, Y$ D) {- b0 {

2 v1 Q. O0 `& T& U+ c. o; ~tvb now,tvbnow,bttvb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事宜,葉劉淑儀表示,根據「擺do」(應指「百度」搜索引擎),李白是唐朝巴郡人,而杜「普」(應為甫,音釜)則為湖南襄陽人,「作詩梗係唔會用廣東話啦」,但她隨即又指,很多唐詩用廣東話唸亦押韻,相信廣東話保留很多古代漢語的發音。
: a( {% c( }9 Y0 D7 M公仔箱論壇
8 J. o; f2 V" u6 L% k. H6 ]  E* Y葉劉淑儀表示,很多香港中產家長「趨之若鶩」的名校、直資學校,均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問教育局有否研究這些學校為何如此成功,會否學這些學校推廣普教中。$ }" W2 D# Y( X, u! w
她又揶揄人民力量陳志全,指學習普通話後,對廣東話發音的細微分別會更清楚,如「廣」與「港」讀音上的分別。
; k7 G' K( v  _3 {8 N) g: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T7 I3 @% s; [0 L# a  A公仔箱論壇會議進行期間,多個師生組織在立法會外抗議。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批評普教中政策意圖「陰乾」廣東話,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會上表示,學校有自由度決定是否推行,局方並無「扼殺」廣東話。吳克儉又指,學生學習普通話後,寫作及說話時會「比較少咗啲俚語」。
1 @: u5 O& a9 ~9 d8 F  z7 |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1 N# i# P6 C! z#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4 {% r4 r% I; [8 y0 `. _3 z
公仔箱論壇2 s3 h) O7 n* y0 H, Q. s
白雲城主: 為何杜甫不叫杜普
6 ]8 G- `$ \: s2 @9 G7 @1 o* F9 h5.39.217.77:8898& ]. }  L, y0 H! c5 y
/ T( a& F+ M8 h$ U# W3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b) _; U& g3 L5 ~, s  u
日前某立法會議員稱杜甫為杜普 (pou2) ,結果被萬千網民恥笑。因為大家都知道杜甫,讀同杜斧 (fu2) ,而非杜普 (pou2) 。問題來了,為何一個「甫」字,竟然有兩個讀音呢?
( @5 n9 _% \7 k7 P: ]9 n
0 K+ u  Y9 S  H4 m1 y. i( j公仔箱論壇一,甫音斧係本音杜甫,要讀成杜斧 (fu2) ,要簡單回答亦可,因為「甫」字的讀音,本來就是斧 (fu2) 。查《廣韻》「甫」字,只有一個讀音,《廣韻》中的同音字有斧、符、府等常用字。可見杜甫之「甫」,讀成斧音 (fu2) 斷無疑問。或許有人用《廣韻》的反切證明甫讀同斧,不過這個推斷有問題,這要用到古無輕唇音的概念。公仔箱論壇# J) t; P1 p. X7 O* n( Y
8 Z- A% _7 T" i& H2 \
二,古無輕唇音古無輕唇音,為清代學者錢大昕所發現。重唇音,即雙唇音,用雙唇發音,例如 /b/ ;輕唇音,即唇齒音,用上唇下齒發音,例如 /f/ 。宋代成書的《韻圖有所謂三十六字母,字母即係聲母,三十六字母即係三十六個聲母。由於唐宋之時還沒有國際音標,只用一個代表字去代表一個聲母。三十六字母當中,四個字母屬重唇音,即「幫滂並明」四母;例如「幫」母,代表當時的 /*p/ 聲母。;四個字母屬輕唇,即「非敷奉微」四母,例如「非」母,代表當時的 /*f/ 音。不過三十六字母只代表宋朝的主流語音,由於《廣韻》反映隋唐古音,所以《廣韻》没有重唇輕唇之別。唐宋以前,輕唇重唇同一家,都讀成/p/類聲母。到了唐宋某些方言,才分裂成兩派,一類歸重唇(即「幫滂並明」四個中古聲母, /p/ 類聲母),另一類歸輕唇(即「非敷奉微」四個中古聲,/f/類聲母),然後為粵語所繼承。唐宋之前未有輕唇音,所以輕唇音(「非敷奉微」)要歸併至重唇音(「幫滂並明」),這才符合《廣韻》的系統。古無輕唇音,就是說《廣韻》只有「幫滂並明」四母,沒有「非敷奉微」四個字母。tvb now,tvbnow,bttvb$ d! p' v" m( h& j8 L5 Z0 g2 ^

! `4 s" j0 J6 ?# }: {公仔箱論壇三,單按反切不能斷定甫讀音為重唇或輕唇《廣韻》「甫」字,方矩切。「方」用粵語讀不就是/f/聲母嗎?《廣韻》的反切不就能證明甫讀同斧嗎?不過這個方法有問題,因為古無輕唇音,而且《廣韻》多數沿用唐宋以前的切語,所以《廣韻》中沒有嚴格區分輕唇重唇,以致《廣韻》沒有重唇輕唇之別。因此反切中的切上字,現今讀輕唇音,被切字的粵音可以是輕唇音,亦可以是重唇音,視乎後世語音演變。, h; C; G3 u* V) R, \3 k' r
: F- h6 z3 a6 W7 J
以「甫」字為例,《廣韻》音「方矩切」。切上字係「方」,粵語讀/f/聲母,是否證明被切字「甫」於粵語一定讀 /f/ 聲母呢?不一定,上文已經說了,讀 /f/ 還是 /p/ ,不能於《廣韻》中求,《廣韻》所反映的隋唐時期讀音一律是 /p/ 類聲母。重唇音分裂出重唇音輕唇音(/p/ 類聲母分裂成 /p/ /f/ 兩類聲母),是唐宋時期某些方言才開始有的語音特徵,而粵語繼承了重唇音輕唇音的分化。以切上字方字為例,同一個「方」字,被切字可以讀粵語的重唇音,如鄙字(鄙,方美切);被切字可以讀粵語的輕唇音,如如法字(法,方乏切)。所以「甫」字在粵語中讀重唇音還是輕唇音,跟《廣韻》無關,要視乎隋唐古音到粵語的音變。
3 a  h, L3 a' F7 A8 C: C$ i0 r0 Rtvb now,tvbnow,bttvb《廣韻》法字,方乏切,係輕唇 (fat8) ;《廣韻》鄙字,方美切,係重唇 (pei2) 。既然同一個切上字,後世有讀重唇,亦有讀輕唇。所以單單因為「甫」字是方矩切,而且「方」係輕唇音,不足以證明「甫」字粵音係輕唇而非重唇音。查一查字典,「甫」於《廣韻》中屬幫母,因為《廣韻》只有重唇音。至於後世讀輕唇還是重唇,要看後世演變。為了避免循環論證,所以我才用《廣韻》中的同音字,證明「甫」在粵語輕唇音,而不是用音變規律解釋。公仔箱論壇8 q: _9 E2 _8 x5 X# G& K" Q" z
5.39.217.77:8898& e7 S1 K+ v/ o4 p0 s! F, P
四,甫通父以上輕輕帶過甫字讀斧,解釋就係古書所載讀音如此,不過要追究下去,亦可以解釋杜甫為何叫杜甫,而且讀音一定要讀成斧。
9 D. J5 ]8 ^' Q2 z5.39.217.77:8898
  V- O! }9 H: h# b2 x5.39.217.77:8898杜甫,字子美。古人取字,必然跟名有所關聯。例如諸葛亮,字孔明,亮明都是明亮之意;韓愈,字退之,愈係進,名字一正一反。杜甫之「甫」,其實係男子之美稱。所以《說文解字》說:「甫,男子之美偁也。」甫係男子之美稱,所以杜甫取字子美,甫美意義相符。我們可以再追問,為何甫有男子美稱的意思呢?答案和古人取字有關。公仔箱論壇( q( J8 V3 T3 M& s) y$ \5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L1 u: p( X7 y6 X
秦漢以來,取字的方法和春秋時代不同。春秋之時,男子取字必然由三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按排行取伯仲叔季中一字;第二個字,要和名有關;最後以父或甫字結尾。以孔子為例,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之字全稱仲尼父;因為孔子係排行第二,取字之時,先取一仲字;因為孔子母親於尼丘禱告而生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其字為仲尼;最後再加一父字。所以孔子之字,全稱為仲尼父。而結尾的「父」字,可以寫成「甫」,例如仲山甫(《詩經》);可以寫成父,如伯陽父(《國語》)。可見「甫」是「父」的假借。
  E8 y6 v' ~8 C# b7 U+ ]" s
' r: u' G: U6 O6 q  K/ Z8 Stvb now,tvbnow,bttvb字係成年男子的稱呼,古代男子行冠禮後,就取字,之後朋友就以字稱呼,不再稱名,以示尊重。所以《禮記》說:「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就是說男子出世三月便取名,行冠禮時取字。《疏》補充說「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孩童能夠養育成人是美事,正如粵語講「大個仔了」,是件好事。成人男子才能取字,字的第三部分是個「甫」字,「甫」字正有成年男子的意思,所以「甫」字才成為男子的美稱。4 s, a1 N- {3 X* ~3 J5 U! v

+ o/ n5 ?4 Y3 A% f, r5.39.217.77:8898而表字的「父」字,粵音係fu2,而非fu6。前文提到《廣韻》中,斧、符、府等字和甫字同音,其實查查《廣韻》,「甫」的同音字還有一個「父」字。其實「父」字有兩個讀音;父親的「父」,《廣韻》係並母麌韻,對應粵音 fu6 ;仲尼父的「父」,仲山甫的「甫」,杜甫的「甫」,以及斧、符、府等字,在《廣韻》中都係同音字,對應粵音fu2。由此可以確證,杜甫的「甫」,只可以讀斧 (fu2) ,絕不能讀普 (pou2) 。至於為何甫為何有普一讀,這又是另一個問題,有時間再撰文討論。
% `" J4 O% g% }5 D, D. o
" z! Z$ G9 l- ~9 p5.39.217.77:8898原刊於作者博客
  
《頭條日報》果個社评作者用佐粵語口語来写,唔係书面語又如何,至於内容是否有針對成见,咁只有個作者先知了。
果個葉劉淑儀小姐之流都好好笑,李白同杜甫「作詩梗係唔會用廣東話啦」,唔通係用普通話作詩了喔?
4 ~8 \" ?& w6 w4 P5.39.217.77:8898用普通話学中文,
用普通話更好学會中文,一啲咁大嘅大話竟然有人讲得出口,普通話人你自己制定作相關中文制度,因為你自己係講普通話,梗係以普通話标准嚟制訂啦,普通話学起身梗係有利啦。5.39.217.77:8898+ `3 ]6 Q6 T8 n, K
以此嚟贬低其它語言,簡直係無耻。公仔箱論壇, J' w2 F% E% h/ c; I
不過咁又好,等自己消灭自己嘅文化多样性,令自己文化跌落倒退嘅無尽深淵。就算係俾哩班無耻,卑鄙小人继续扼杀,但我自己會继续愛护我自己嘅廣東文化,拒绝捞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