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尊嚴地死 到有質量地活
# Q6 \/ l2 X3 ~. Y( c- N+ j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4 L( L" j& C9 Y# n; ^ j
1 B: y- y6 D4 @, q- `$ D7 C公仔箱論壇近日,已去世的中共元老陳毅和羅瑞卿的後人陳小魯和羅峪平推動的「尊嚴死」,又成了北京城內熱議話題。而早在數年前,一批知識分子組成的志願者在北京創建的中國首家宣導「尊嚴死」的公益網站,他倆就是發起人。
4 u8 `4 O+ J) Y; k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P, r! ~; L8 c) D
死亡,是人類在任何發展階段都無法迴避,也難以直面的終極人生大考。在這樣的大考面前,一切的言語都備顯蒼白。儘管人無法改變命運的最終走向,卻可以通過面對死亡時展現的不同姿態,為自己、為家人、為同行者與後來人,留下一份或輕或重的生命絕響與人生啟示,以作為在這世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個人印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4 @) w) \/ A' W/ k- ]% M# E2 K; `
tvb now,tvbnow,bttvb4 @1 Q0 [$ j+ b4 ?
這種個人印記的形式,與一個社會的文明發展、與個人的行為修養息息相關。0 T# O/ E/ @$ e+ h6 G- K( q; x
/ Q: O& c4 J5 k9 J9 _! }5.39.217.77:8898在人類久遠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有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不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只有地位尊崇的人的死亡,才被社會視作值得重視與紀念之事。那些為奴者、為下者、為草芥者,生如螻蟻、死如塵埃,何曾入過高高在上者的「法眼」。也唯有那些富貴之人,生前才能受盡人前尊崇,死後才可配享「備極哀榮」。
, t0 h9 |, V. Y/ E6 Ptvb now,tvbnow,bttvb
; h8 R& M' `5 F" k6 L+ Y4 ^& \5.39.217.77:8898伴隨著一波又一波經濟發展、社會變革的浪潮,人權意識在全球廣泛覺醒,個體生命的價值被放在權利平等的天秤上重新加以衡量,「生」與「死」,都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嶄新定義。
1 b0 [- G1 p1 ^2 D6 z$ P
4 }' H0 i, A8 p" p公仔箱論壇然而,無論歷史如何驚心動魄地行進,風俗總是不動聲色地演繹著其相應的角色。這一點,在中國社會體現得尤其突出。tvb now,tvbnow,bttvb. Z! O& f7 m! k9 m
& P8 w/ X4 B: x' ~& B; Y o* btvb now,tvbnow,bttvb中國人好面子,喜歡聽吉利話。由古至今,人們都樂於談論生,而避忌探究死,因而社會面對死亡這一人類的終極命題,不僅極度缺乏思考,同時也極度缺乏精神準備。絕大多數人對死亡的話題採取迴避的態度,許多人甚而抱著「及時行樂」的心態,以揮霍健康為代價,縱情於酒色財氣之中,去尋求一時的所謂快樂,來填補內心深處對於「生命終有一天走向結束」的那份無法直面的恐懼感。公仔箱論壇$ p A; Q! n* O; U. }% \
' X- e7 N4 S2 c+ p- @. V5.39.217.77:8898這樣放縱自己的結果,往往就是加劇了心性與身體狀況的崩壞,使得精神萎靡,而本可以再正常運轉二三十年的身體機能,提前進入「大修」甚至「死機」的狀態,直接拖累了家人,讓上至高堂、下至膝前的全家老少,都得提前面對親人離去的錐心之痛。尤有甚者,自己還因此在生命的倒計時階段,喪失了生存的質量與個人的尊嚴,可謂十足的得不償失。
5 d& d4 Y& f j$ X; [" z6 |* f6 A& f: [! }
相較於今天科技的昌明、觀念的更新,古時的人們更謹守生死的忌諱。像廣東地區的人們一直將數字「四」視為不吉利而極力避開,取「生菜」能「生財」的諧音祝福新年;像長江沿岸的船工不稱「筷子」為「箸」,吃魚不得翻身等等民俗,都透露著古人對死亡的一種迷信的畏懼。tvb now,tvbnow,bttvb; y) ]1 q9 F% ]
; s2 s) e4 q+ Q/ m公仔箱論壇然而中國古時的人們有一樣特別的好處,就是格外重視「身後之名」,因而在人生重大抉擇的關口,往往會有捨身取信或者捨身取義的驚人之舉。像《莊子》裏所記「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的尾生,像明末清兵南下時死守揚州、寧死不降的史可法,都是這類視名節勝於生命之人。在這樣的人眼中,生命,因為死亡的取向而有了更高的意義、質量與價值,也因而有了被自己也被後世認同的更高的尊嚴。8 q8 Z* b' n) _8 ?, t( X
' O0 a' e# I: z5 o; r, ]8 z現今絕大多數中國人依然避諱談論死亡,但同時也不想或不願去探究生的意義,因而面對總有一天會驟然降臨的死神,精神上的苦悶與彷徨無依,總找不到合適的出口與歸路。公仔箱論壇. m: G& L. A- K
相較於「安樂死」的協從性助死方式,「尊嚴死」是讓人自然地面對死亡以減少肉體痛苦,不通過人力勉強維持無任何康復希望的治療手段。公仔箱論壇4 A7 q4 K# z5 R+ r0 J) [0 ]* w% z
5.39.217.77:8898& w0 Y, ]2 z0 W7 v K
對現今的中國社會來說,有一個群體能夠從臨終關懷與醫學的角度,去探討、推動生命彌留階段如何保持一份尊嚴,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了。然而這個社會更應期待的是:如何才能喚醒廣大國民精神上的覺醒,從思考如何有尊嚴地死,進而思考如何有質量地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