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媽媽壓力大,育有心智障礙孩子的母親,更是有苦難訴說。專家建議,媽媽可透過深呼吸、瑜伽等幫助身體放鬆,或選聽四三二赫茲音樂及里拉琴的琴音,都有助紓壓。
% ]) v% w" C7 x4 r) ?6 O: P
" n+ i" B/ ^) h9 D$ R/ T) ~; rtvb now,tvbnow,bttvb根據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四月對服務對象家庭調查統計,約有四十六%媽媽扣除孩子在機構接受服務時間,每天花費六小時以上在照顧心智障礙孩子。8 Z( A* o. T1 N n) g/ V* _
4 Y( C$ U6 \' q" r. o# W) t7 gtvb now,tvbnow,bttvb第一社福執行長賴美智表示,心智障礙者主要照顧者多為媽媽,由於照顧不易,很多媽媽幾乎將心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常忽略自己的需求,有時候想喘一口氣也很難找得到幫手。根據統計,約五十五%媽媽也會一直憂煩孩子未來無人可接手照顧,或是怕自己百年之後孩子的照顧問題會拖累其他手足等,長年的操煩讓媽媽累積許多照顧壓力無法釋放。
$ B/ n5 z' r+ s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c. \" Z% C5.39.217.77:8898小衍和小圓是在第一兒童發展中心接受早療的一對兄弟檔,他們原本一家住在香港,但兩人前後被診斷為重度自閉兒,媽媽帶著兩兄弟回台尋早療資源,爸爸則留在香港工作,平日的照顧重擔多在媽媽身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 |+ O q- z" S0 @$ Y6 o
% z: c: ]& j4 h5.39.217.77:8898第一兒童老師劉宇珊受訪時表示,小圓還沒進機構學習時,幾乎廿四小時都跟媽媽黏在一起,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或是在忙,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常會崩潰大哭。媽媽一直以平和、正向的態度教育他們兄弟,從沒有情緒失控或不耐煩。但媽媽的辛勞和壓力,旁人都看在眼裡。5.39.217.77:8898$ H! _/ g# C; J9 V9 l" G0 y
8 u3 m& U" Q# ^$ J+ c. @tvb now,tvbnow,bttvb劉宇珊表示,小圓兩歲多時開始到第一兒童學習,媽媽終於有自己時間。有一次只是出門吃一碗麵線,媽媽突然意識到「身邊沒帶孩子,可好好吃飯了」,心情終於放鬆下來。5.39.217.77:8898! C1 Y; z3 f+ s, O
: ]( p- w; O+ F: X" }5 M: f
為了幫助媽媽紓壓,第一社福安排瑜伽課程,希望帶媽媽們了解運動好處,除了照顧孩子,一定也要先愛自己。 ?8 S+ |3 s$ T. L; b$ P) E
公仔箱論壇7 Z S* p2 Q* f# i
喜悅之路靜坐協會老師張瑜芳表示,很多媽媽都自認沒時間運動,但其實只要從每分每秒都在進行的呼吸做起,透過腹式呼吸、深層、緩慢地調息,就能達到放鬆效果。公仔箱論壇3 \4 E. ?4 l4 `2 X
& {: z: ^) x' i; [: s
張瑜芳說,媽媽們身體常會痠痛,大多是因為身體的九大關節蓄積壓力、疲憊,可靠伸展、扭轉釋放。九大關節包含腳踝、膝關節、髖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膀、胸椎、腰椎和脊椎。除簡單伸展,也可學習瑜伽。! b1 R, [/ R2 |9 X
4 R, |4 J7 [. w, b選擇適當音樂也有助放鬆心情,張瑜芳建議可選擇四三二赫茲的音樂,溫和深沉,有助調整情緒、舒緩緊繃神經;另里拉琴琴音是泛音,溫潤平和,對自我內在啟發很有幫助。
2 p1 J! L, y0 D2 B4 a* c
4 c) H# P% c) s8 |9 W4 ?5.39.217.77:8898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