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電/住房城鄉建設部19日就《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專家表示,條例將填補我國住房租賃、銷售、經紀等法規領域的空白,並通過行政法規多角度落實“房住不炒”。 公仔箱論壇7 N) E- `" v6 y8 g" U. T
& R( w4 ?1 i% w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程嘯說,要真正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必須加強立法,而條例出台的意義在於讓住房法律具體化,法律要靠行政法規來完善和具體落地。
1 I, {% a7 ] S9 _7 Z3 \5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8 { H' Z1 W% c5 i7 i) ^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崔俊傑說,條例將有利於住房租賃關係的規範和穩定。“房住不炒”障礙之一就是租購不同權,使不少人必須買房才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務,如辦理居住證等。條例搭建了‘租購同權’的平台,不僅約束了住房租賃亂象無法可依的狀態,也向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承租人傾斜,使得房東和租客處於相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同樣的權利,從而讓住房租賃和銷售市場法治化、規範化。
' n; ^5 F4 B% N+ G- F* l$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e7 X9 m V7 p7 ?- X/ s; s
據了解,住建部根據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立法、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條例徵求意見稿。
) E" ?6 u: L9 h4 t2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d7 o) c. M3 U公仔箱論壇 條例將完善我國商品房交易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程嘯說,以前規範房地產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主要是《城市管理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規,這些法律法規以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行為為主。尤其在地方性法規方面,在住房的租賃、銷售、經紀等領域尚留有空白。
( c" M1 J% O1 D7 wtvb now,tvbnow,bttvb
, z. K) B/ {6 m1 r( ztvb now,tvbnow,bttvb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建部希望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對條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以最大限度地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擴大公眾對立法的有序參與,使立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意願。 5.39.217.77:8898$ y/ D+ v) S. T$ J4 Y
7 P* k9 Q6 T- P, d; }tvb now,tvbnow,bttvb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全國商品房每年的銷售面積均在10億平方米以上。除了體量如此龐大的銷售市場,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也在快速擴張。據統計,全國約有1.6億人在城鎮租房居住,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等。
' }) P; F( A. j; c0 j( A! C" m
8 y; Y6 |/ e' b$ g-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住房租賃和銷售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當事人權益保護不充分、市場秩序不規範、監管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住房租賃市場尤其混亂。記者調查發現,當前租房市場機制發育不健全有幾大突出表現:一是合同不報備,發生糾紛時協調困難,而租客處於弱勢地位,受“欺負”的情形普遍,維權困難;二是群租等問題突出;三是租客普遍沒有安全感——房東漲租、租期隨意性大,二房東現象屢禁不絕。 # G- |8 o+ V/ v
5.39.217.77:88985 x. g4 P" H" s4 [9 V7 C
專家認為,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是解決目前住房租賃和銷售中存在的當事人權益保障不充分、市場秩序不規範、監管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的重要舉措。同時,這體現了國家政府機關堅持開門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提高立法質量、實現良法善治的決心。
" Y9 d' p% `5 T& w; _+ [8 e! D! l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D R" @! L5 b+ h4 l; y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今年初,國務院將住房租賃市場立法作為深化改革急需的項目,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