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電/這起老虎咬人事件,責任仍待釐清,卻也留下警示性隱喻——敬畏規則,往往也是種自我保護。% c. l, E- C! k- j
/ g" Z+ a, p% Z4 P) m
29日(大年初二)下午2點左右,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老虎咬人事件。有圍觀者稱,被咬男子近距離逗老虎時被老虎咬入園內;另有信源說,事發時虎山內有飼養員在喂老虎,男子則越過了隔離欄。目前咬人的老虎已被擊斃,男子被送往醫院後救治無效死亡。男子被咬的視頻、圖片被傳到了網上,讓人為之驚心。
$ J3 `' d R/ Dtvb now,tvbnow,bttvb
) j9 J8 V: Z& j0 ]7 } 老虎咬人慘劇,發生在“初歲元祚,吉日維良”的喜慶節點,愈顯悲愴。生命堪憫,涉事男子命喪虎口,讓人扼腕且痛心:他的離世,宣告了悲劇最後的轉圜空間被堵死。毋庸置疑,這麼一條生命遽然畫上句點,於家人是喪親,於你我則是秋鳴也悲之痛。6 u7 N3 F2 w( `/ V
5.39.217.77:88986 E7 a8 G- l/ f' I
對逝者當懷悲憫,但此事中的是非仍需廓清,這也是對涉事各方和公共輿論的交代。就目前看,有些信息仍不明朗,比如男子究竟是如何被老虎“拖進虎園”的;網傳的男子“逃票誤入”“私自穿越”等說法是否屬實;有媒體報道男子“14:30許被老虎叼入園內,被救出時間為15:43”,救援有無耽擱;還有遊客反映關老虎的玻璃內側未加裝防護網……這些問號亟待被拉直。如今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希望其借助園區監控視頻和縝密查證,盡早查出和公布真相。公仔箱論壇/ o _4 p/ o8 j! c c
& E3 R w& ^, h: C) M u- h+ ` 這次慘劇,易讓人想到以往很多動物園發生的動物傷人事件。這些事件在具體情節上千差萬別,但這類事故上的動物園管理方與遊客責任劃定,適用法則卻如出一轍。
1 `% f) j ^% [' M: w; v* ptvb now,tvbnow,bttvb2 ^& ? n/ u3 _- n% A
儘管男子去世令人悲痛,但情歸情,責任判定仍需回到以法律為准繩的框架中來。對於動物園動物傷人,《侵權責任法》明確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動物園免責的唯一法定情形,就是證明自己“盡到了管理職責”——注意,是監管,而不只是提醒。9 |% B) P( j1 y: ?
2 O& h4 e, t' e; I- Z& n( Z% \5.39.217.77:8898 男子有沒有越過虎山與遊客游覽區之間的河擅入“禁地”,動物園方面有無盡到隔離還有現場救人責任,關乎兩方的責任分量劃分。在事故合理擔責方面,有個漢德公式:B(預防事故的成本)<P(事故發生概率)×L(事故損失)。也就是說,涉事各方的責任與其避免事故需付出的代價成反比。* o( r* R! d" W* U" I
) x8 O0 s9 h7 p* f 在網上,好多人“同情那只被擊斃的老虎”。這是種感性判斷,糅合了不少基於“小道消息”的臆斷。若在緊急情況下,為了救人而殺虎,採取“槍殺”之類應急辦法,合乎人道原則,符合民法上的“緊急避險”要素,當然這也得視槍殺老虎是“事中”還是“事後”、具體情境合宜與否。! U8 ~! \* W) o9 A) }& k" l; d; E2 T
* K' _# [2 C1 d7 K7 [, Xtvb now,tvbnow,bttvb 真相是結論的依據,就目前看,許多把靶心對准死者的說法失之過激,悲劇不可“段子化”。但跳出個案看,有些提醒並非多餘:比如對規則意識的信守。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罔顧規則的低成本與好處,卻忘了規則被漠視背後的風險。
S. }7 T0 G0 Q" {' e. x5.39.217.77:8898
$ P, A0 K9 T$ {) y% i&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今年春晚上相聲《新虎口遐想》很火,人落虎口旁,衍生出一堆笑料包袱。可現實中人落虎口的代價,容不得“戲說”。在動物園游玩,必須嚴格遵守規則,即便有好奇心,也要將其收束在規則和理性框定的邊界內。“偏向虎山行”當擬喻還行,當實踐指南就慘了。公仔箱論壇1 d+ w2 q T; f9 ]5 o; z: I5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R2 _4 U! H& s: i$ v7 P; f$ G0 z( b; Z
死者已矣,殷鑒猶在。寧波這起老虎咬人事件,責任仍待釐清,也必須廓清,但其隱喻仍具警示性——敬畏規則,往往也是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規則意識缺失背後連著的,往往是災禍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