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c+ A! C& c4 L' D5.39.217.77:8898根據統計處資料,2010年家庭月入低於「人均住戶收入中位數一半」的十五歲或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達246,800人,貧窮率為26.2%。這些窮孩子的生活環境、物質條件自然與一般孩子有距離,而這些差距會否成為向上流動的障礙,令他們最終成為跨代貧窮的犧牲品?本集《窮富翁再戰江湖》論壇節目中,梁紀昌校長、余秀珠、王弼、陳植森等對「貧窮會一代傳一代」發表意見。5.39.217.77:88980 J8 [# |) f. _- c' W2 V8 {
0 p) M2 D8 t2 q+ o' m
梁校長認為貧窮容易代代相傳,並提出數據道:「根據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父母收入高、子女收入亦高,相反父母收入低、子女收入也低,這在社會學上有個名詞叫『跨代收入傳遞率』。他又指本地大學學額由1989年到現在仍然維持在18%左右,基層學生借高等教育向上流動的機會並不足夠。, @( l0 M. j3 z& d W* q( Y# ?
1 u$ D. r I" q' J0 n% D6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曾當車衣女工和電子廠工人、離婚後靠綜緩養活兩個女兒的單親協會總幹事 ─ 余秀珠則認為,現時不少人空有一身技術卻因市場需求轉變而失業,政府應投放多點資源在家長身上,令他們可協助下一代提升社會競爭力;而綜緩制度亦需改善,以成為貧困家庭借以脫貧的跳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7 J+ l+ E8 q: x9 _' u
8 x4 q. p* b% }5 f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靠讀夜校進修英語、努力拼搏,創出自己品牌的香港發明協會副會長 ─ 陳植森卻指重點是人窮志不窮:「貧窮是先天問題,但你亦可通過後天努力,成為富翁。只要大家在自己的生命中一有機會便充實自己,機會一到便自然水到渠成。」 8 m2 N7 h) U1 e6 P t9 _" O& T5.39.217.77:88989 B) ~# a( Y$ w
支持自由市場經濟的香港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 王弼卻認為基層學生不一定可透過高等教育來向上流動:「有時進修反而令他們更慘,讀完書,人人是碩士生,資源是投放進去了,但卻不一定同時增加了生產力。進修是一項投資,要經審慎考慮,可以先出來工作。」他更指有時良好的工作態度比擁有高學歷更為重要。 9 F; m E- c. A( V5 Q! g4 a $ M; P h4 H$ _- d5.39.217.77:8898憑個人努力而成功開創自己事業的80後 ─ 姚敏樂卻謂大家要撇除怨氣、努力把握機會:「普遍都認為這年代很艱難,因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降低了,但能否脫貧要視乎你有否盡用身邊的資源,為自己創造成功條件。」 / `' H( r- z! h6 i( I8 Y& S5 J + H, y1 w4 Q/ N7 Z( X-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事社區工作的羅健熙平日亦有不少機會接觸基層市民,他指出目前香港社會是靠「錢揾錢」,但基層家庭卻連本錢都沒有。「你有店舖、的士便能出租,有樓宇可用作抵押,貸款來投資或做生意,但貧窮家庭連投資在學業上的資本和能力都缺乏。」 ) b2 Y/ B j' d4 @tvb now,tvbnow,bttvb& ~4 l% [* r. A3 y% z8 d
到底貧窮線下的孩子,如何跨過門檻,走出個未來?社會和政府又是否需要多走幾步,以協助他們從低層向上流動?' `! Z& Y0 r3 c9 g. E; ^
社會經濟增長,是否惠及人人?本地資源分配是否均衡、社會規劃是否長遠而適切?圓桌研究及教育協會(Roundtable Community)總幹事林輝、理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正言匯社社長張超雄、立法會議員謝偉俊齊集一堂,論盡社會資源分配與社會規劃發展。 O/ |% ]7 N+ K9 s+ A公仔箱論壇 0 D4 N8 O4 }$ k5.39.217.77:8898在觀塘公共屋邨長大並關注低下層住屋問題的林輝,認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窮人難以爭取合理的居住環境,甚至被排擠和邊緣化。* d1 _4 S5 s' A' p S [" l
7 ]& _, D7 N/ _9 E# `高地價影響大 滴漏效應不再 3 X! E `5 a* A# Ctvb now,tvbnow,bttvb ; }3 B3 a. r3 H0 H5 m- C
林輝又謂從前滲漏式的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已不再:「從前只要工商界老闆有生意,員工自然有糧出、可以加薪,通過中間的滴漏效應,帶動社會經濟,最終基層市民亦得以受惠。但現在整體社會經濟已改變,不靠生產、多靠炒賣,滴漏效應亦已不再。經濟不景時員工首先被裁員或減人工,老闆賺了大錢,員工即使有機會加薪,幅度肯定與老闆所賺的不成比例。」他指這背後與經濟產業過度集中在金融、地產方面有關,若能推動其他工業、生產業,像政府曾提出發展的「六大產業」,可有助改變現時的不平衡結構,真正惠及各個階層。tvb now,tvbnow,bttvb8 X5 ~4 y: O5 j# [( l
( i; }: x" Y9 {% Y* h( W公仔箱論壇天水圍是規劃失敗例子" f8 _" x' k4 m0 P: h) A/ m E
5 y' P$ ]8 d+ X% `9 B$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張超雄則以天水圍為例,指政府在資源分配及社會規劃方面均有不當之處:「天水圍集中了不少公共屋邨和窮人,公屋佔當地住屋六成,比例比其他社區高出許多,但區內卻缺乏就業機會,居民需長途跋涉到區外找工作,還要支付高昂的車費。那裏有三十萬人但卻沒有醫院,而且有壟斷問題,南面被單一地產商控制,北面街市被領匯佔據,市民要挨高物價和高車資。這情況其實不止在天水圍發生,全香港也有同樣問題。」公仔箱論壇* P! m. }% o7 `. L( H+ q
tvb now,tvbnow,bttvb$ A% r. E4 _: U4 f 社會安全網助窮人 雙CBD或可助新界居民 8 p, O- {+ _% @7 Y5.39.217.77:8898 % Y. t9 }0 g$ i. p, `鍾劍華博士則指出本地社會過去幾十年基本上是共同富裕,而社會亦有機制協助基層市民:「過去幾年,政府提供的社會安全網不斷擴大,現時有交通津貼、書簿津貼、上網津貼等,這都令窮人有機會分享經濟成果,有個較公平的起步點。」! F4 B5 K2 J) v8 o& v4 t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