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建于1044年(遼重熙十三年),清崇德六年重修。因佛塔內供藏1548顆“舍利子”,所以又稱無垢凈光舍利塔。無垢凈光舍利塔位于沈陽市西北,皇姑區塔灣街45巷15號,雄偉壯麗,歷史久遠,從古至今景色不減。 無垢凈光舍利塔是一座十三層密檐八角形磚塔,高33米。整體分五部分:地官、塔座、塔身、塔檐、塔剎。地宮位于基座下面,無垢凈光舍利塔是珍藏佛舍利等遺物之處。無垢凈光舍利塔座為八角形須彌座,高17米,每面寬5.5米。無垢凈光舍利塔身分上下兩部分,下半部有“仰俯蓮”形狀的須彌座束腰,中間設一壺門,內有石雕伏獸;上半部為八角圓形倚柱,每面正中各辟一券拱形佛龕,內有坐佛一尊,兩旁有脅持。 舍利塔 八面座佛名稱各有不同,正南曰寶生佛,西南曰等觀佛,正西曰平等佛,西北曰惠華佛;正北曰大慈佛,東北曰普濟佛,正東曰慈悲佛,東南曰阿閃佛。塔身再向上有十三層密檐,檐下有磚雕鬥拱,並懸挂風鐸。最頂端是塔剎,塔剎最下層是八角形露盤,露盤之上承托一圓盤露體,其頂端有鐵剎桿,剎桿上穿有三顆圓形、半圓形寶珠,最頂上是一葫蘆形銅寶珠。 無垢凈光舍利塔是沈陽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也是沈陽市著名的“八景”之一。它古色蒼然,“塔灣夕照”,風韻甚佳。相傳,乾隆皇帝東巡盛京時曾到此一遊,因見此地風光如畫,順口咏出一首七絕: 塔灣晚照夕陽霞,路暗堤深樹集鴉。 煙帶遠崗村處處,戶照明月夜家家。 關于無垢凈光舍利塔的建造,民間有種種傳說。相傳,古時沈陽地區經常出現災害。一次鬧風災,大風呼呼地刮了七天土夜,以至河水斷流,井水幹枯,莊稼絕收,百姓無法安生。這時,一位僧人化緣到此,告訴口姓說,這是天上黃龍下凡造成的災害。百姓聽到後懇請僧人制服黃龍,救黎民于水火。僧人查看了沈陽的地勢後,確認塔灣就是黃龍的龍頭所在。 這裏是沈陽的最高點,陽氣足、風水好,隨即與他的兩個弟子在塔灣搭起高臺,作法祭天,最終將黃龍鎖住,百姓從此過上了太平的日于。百姓為了感戴這位僧人,就在龍頭上建造了一座寺廟叫回龍寺,供僧人居住。僧人去世後,他的徒弟為了紀念他,就在寺廟夯修了這座佛塔無垢凈光舍利塔。 1985年,人們在重修無垢凈光舍利塔時出土了一件石函,上面的文字揭開了無垢凈光舍利塔的真實來歷。 原來,遼代佛教盛行,上自皇帝下自百姓,人人祟佛信佛,因此修廟建塔之風很盛。百姓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民樂業”,共有1500人自願出資建造佛塔。每人施資多少都記在石函上,以示功德的大小。據說,集資辦事並將集資者名單和施資額記載下來的做法,就是從這裏傳下來的。 地址:位于沈陽市皇姑區塔灣街的黃土高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