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強行挑起貿易戰,最受傷的是美國自己

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發表聲明稱,將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在涉及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領域對中國正式啟動貿易調查。
% k2 S( c1 K  n# N: z$ o+ n5.39.217.77:88988 k+ H1 D; j! e) v( o2 |' h: V& ], U
  美方無視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依據國內法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對外發出破壞性信號,引發國外媒體高度關注,包括美國產業界在內的國際輿論對此普遍表示擔憂。 & O! R8 y" {  V' v  C- v

, I9 K$ x7 h5 b7 L1 r5 d! K/ G  “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是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 `4 q2 m7 w0 u$ g$ i2 f4 e5.39.217.77:8898
4 [, R- N% k+ p5 H2 e/ utvb now,tvbnow,bttvb  “301條款”賦予美國總統單方面實施關稅或其他貿易限制的權力,強調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其他國家“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的損害。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 1 O: X5 m, ^2 `;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9 c; M& }# e3 G! x* r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曾頻繁對貿易夥伴發起“301調查”。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301條款”其實已漸漸被棄用。
( V) K' Q- h5 p& b$ O) l4 E: h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7 c6 L& U+ M5 S9 p& u6 o! ^( u
  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7日刊發的社論《貿易糾紛不應淪為政治工具》指出,國際貿易應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則,不應與地緣政治、人權等議題掛鈎,更不能淪為一個國家打擊另一個國家的政治工具。
# W0 `/ i3 E; \  S" n$ C, F5.39.217.77:88986 [( R  c. _0 J
  《聯合早報》21日在另一篇社論《中美打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指出,特朗普決意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是借保護知識產權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 \7 ~' P9 d' Q5.39.217.77:88986 b! f$ x" c% Q0 P% c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石英”財經網站指出,特朗普只不過是利用美中貿易作為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但這種做法很可能引來一場貿易戰。 9 x& Y7 K! I5 t, T

/ `2 m3 w* w5 W2 I1 Q# d  路透社在《經濟民粹主義依然在白宮徘徊》一文中認為,儘管擁護貿易保護主義的特朗普高級顧問、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已經離職,但其他反對自由貿易的人士還將繼續影響美國政府,經濟民粹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
* E+ n% }# o, R- x- X! \' P9 w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5 k( l) B, P  B/ Z( h
  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出,動用“301條款”極具挑釁性,這更像是使用大棒一樣的貿易工具打擊中國。美國的行為方式實際上集法官、陪審員和執法人員等角色於一身,對它所認定的問題進行處理。動用如此強硬的武器可能帶來全面貿易戰爆發的風險。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