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被加劇和固化。“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表明,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不斷滑落。北大農村學生所佔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清華2010級農村生源僅佔17%。三十年來,國家的轉型在繼續,但底層個體命運的轉型,卻在逐漸陷入停頓。(8月6日重慶晚報)
7 D5 T2 }. n- y- w9 f M8 w$ c0 {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n) U' J$ Z* t) D
作為一個農民,對這則新聞我一點不感到吃驚,因為我親見的現實,比這一數據更嚴重。我所在的村有7000多人,從我出生至今,沒有一個人考取北大、清華,即使整個縣裏,每年考上重點的學生也不過一兩個。
; r& D; W" O' l1 |1 Q& R) f
8 f& \, q* X1 ]8 [# ttvb now,tvbnow,bttvb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難,並不是他們不努力,歸根結底是城鄉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所致。我8歲上學,今年43歲,35年,我們國家的經濟成倍增長,GDP一路高歌猛進,可我上學的鄉村小學,除了校舍由瓦房變成樓房外,教學條件幾乎未變。因地處偏遠地區,好教師留不住,留下的還是以前的代課老師,最高學歷只有初中。
' ^+ n( \3 \5 O4 E8 D7 d, p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_6 ^, s' Z3 S3 M8 N
與此同時,城市的教育可謂今非昔比。不僅有許多重點中學,而且有超級中學,這些超級中學都是各省重點中學的升級版,什麼人能夠進入這些超級中學讀書不言而喻。它們大多位于省會城市,擁有豐厚的教育經費與政策支持,每年幾乎壟斷了其所在省份北大清華的名額,普通高中與縣城高中,被遠遠甩在了後面。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如此之大,讓農村孩子從生下來那一刻,就注定輸在起跑線上,幾乎沒有與“超級中學”競爭的機會。至于名目繁多的加分,跟農村孩子更加無緣。
; ]* A( Q. o5 W" D;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4 d: F8 J, \5 n: t公仔箱論壇現在農村的現實是,因為學習不好或家庭困難,許多孩子只能輟學打工,因其所佔比例較大,造成農村“讀書無用論”的假象,背後隱藏的深層原因往往被人們忽視。考上大學的孩子顯然能夠獲得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農村學生難入名牌大學,不是農村孩子的錯,但卻影響他們的一生。這個冰冷的現實還要繼續多久?難道農村人的命運就永遠是農村人?(孫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