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電/在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中,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探冰機器人,日前成功執行了“南極埃默裡冰架地形勘測”項目地面勘查現場試驗任務,這是我國地面機器人首次投入極地考察冰蓋探路應用。 5 _. q! I* Z6 C: X
公仔箱論壇+ Q, N7 b% Y3 W) V' G3 p- u
現場執行人、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眭晉介紹,“南極埃默裡冰架地形勘測”項目現場經過機器人組裝、調試、測試、執行探路任務等過程,遭遇了低溫、白化天、大風、降雪、大霧等惡劣天氣,通過了複雜冰雪路面行走的檢驗,歷時25天,機器人行走總里程200多公里,任務測線長約140公里。現場測試與應用驗證了探冰機器人系統設計的有效性。 , r0 e0 n. H' x& {- ^: m( G
) g" S) i5 G8 G E公仔箱論壇 據探冰機器人系統研製負責人蔔春光副研究員介紹,探冰機器人長2米、寬2米、高1.5米,針對南極天氣條件和環境特點進行專門設計。採用全地形底盤懸掛,具有輪式和履帶兩種驅動形式,控制速度可達20公里/小時。採用燃油提供能源和動力,續航能力大於30公里。探冰雷達任務載荷,可對冰蓋表面以下深100米冰蓋結構進行探測。
4 ~- `; L* V$ X1 }" u* mtvb now,tvbnow,bttvb
8 K, ^# [3 S5 `" N2 W$ o5.39.217.77:8898 據介紹,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從“十一五”開始,與我國極地科考實施牽頭單位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開展南極科考機器人關鍵技術與系統應用研究,目前研製出地面科考機器人5個,參加現場考察的地面機器人4個,實現應用的地面機器人2個。
8 R# K l' a9 M$ `( B' ^1 h% D9 F2 Q/ {6 z B
本項試驗的成功,結合航空雷達和遙感照相等宏觀冰裂隙探測方法,為在未知冰蓋區域建立安全運輸路線提供了成功安全有效的技術保障和手段,專家預計探冰機器人將在未來建立中山站至埃默裡冰架冰上安全運輸路線中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