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小記冇見識,久居香港、在茶餐廳食大的我,只知道吃麵包可以塗果醬、塗牛油,所以一見到這瓶東西時,衝口而出詢問餐廳老闆:「係咪用嚟搽麵包架?」結果老闆答我:「You're Right,法國人喜歡將這厚厚的搽在麵包上吃,軟軟的質感與醃得鹹香的兔肉好襯架!」原來樽內的是醃兔肉!我即時呆住!你又要唔要試一啖?
; a, ^! E1 c8 T, l7 Z/ q5 D公仔箱論壇# ?, L* f- `. u
吃盡舊紐約調味略變 聽餐廳「Lily & Bloom」的餐飲總監Calvin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很多法國人移民到紐約,連帶故鄉的傳統烹調方法也帶到當地,故此以不同肉類所做的Rillette(凍肉批)在美國很常見,Calvin亦因此將之放進餐牌之中。
, K* i& L9 u0 s- m7 ]0 p% E0 T6 h
# W1 z- |! m, {! x; U8 F- T5.39.217.77:8898新張位於中環LKF Tower的Lily & Bloom,前者為酒吧後者為餐廳,無論裝潢與食物款式都很懷舊,銳意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紐約街頭為藍本設計餐廳,那時候的紐約四海昇平,拼湊出一片繁華景象,更重要的是,當時紐約的飲食習慣對現代的飲食文化影響深遠。餐牌大部分都是紐約風味,但更多的是Calvin在紐約吃慣的口味,由同樣來自美國的餐廳總廚Rene Michelena以新方式呈現出來;像一道牛骨髓,他們在牛骨髓碟旁附上混合百里香的海鹽,讓食客真切體會其鮮、濃和香。為了配合港人口味,Calvin不諱言改變了少許烹調方法作出適度遷就,像用調味料方面,在美國時Rene只懂用鹽,但港人不太接受,本身是華人的他便將豉油、魚露等介紹給Rene,着其減少用鹽。公仔箱論壇5 X5 J0 k( o% b. g8 U5 t* K
2 y- ?3 G- T* \% N0 B3 x m公仔箱論壇雞尾酒復刻注重細節 Calvin形容20世紀初的紐約「Everyone was Blooming」,所以用「Bloom」作為餐廳的名字;而上一層的酒吧以「Lily」命名,原來這正是當時最流行的女生名字。以黑色為設計主調的Lily到處擺放了舊式熨斗、衣櫃、首飾和以碎花布做的咕臣,營造嫵媚感覺。Calvin表示,餐廳營造的時空正正是雞尾酒剛被發明的時候,復刻雞尾酒便順理成章成為Lily的主打。為了將雞尾酒做得更像當年的口味,酒吧更特意從紐約一家研究舊式雞尾酒的酒吧請來專家,為酒保們提供訓練,傳授舊式雞尾酒的Recipe,並以現代更Fine更醇的Spirits代替;專家們在攪拌、Shaking等技術上都加以指導,一絲不苟。
) [ m: V- D+ C. W' }tvb now,tvbnow,bttvb$ _9 C, ?+ @1 e& |
Calvin與Senior Bar Supervisor Jay表示,調製雞尾酒所用的冰塊及尺寸,直接影響雞尾酒的味道,例如碎冰能為Cocktail帶來細碎口感,卻容易融化影響雞尾酒本身味道,所以有時他們會用上「Dry Shake」方法,在沒有冰粒的情況下將烈酒與其他味道的果汁混合,也將大量空氣帶入酒中形成獨特質感,混和後才加碎冰,令Foamy質感與碎冰口感重疊,豐富層次。5.39.217.77:8898: v. L9 i5 h+ C4 V! F
9 g0 F7 |/ s4 `! J' u& I( w試食報告
( U- [0 q( }0 b0 q1 V) n% V環境氣氛:★★★★★% Q: w& m# C3 J. B
好味指數:★★★★
1 W' F2 R W2 I+ K! q& _/ }7 Ltvb now,tvbnow,bttvb必食推介:Roasted Bone Marrow、Baked Cornish Game Hen
9 r% k$ b( s: M6 k# A9 |公仔箱論壇人均消費:$200
+ s; Y! k* T& P.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