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電/“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一項全新的審計工作,不是傳統的審計工作,之前的審計主要是財務審計,傳統的審計方法很難滿足新工作的審計要求,要破解這一難題,就需要用到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周飛說。5月3日至5日,記者跟隨中國測繪宣傳中心組織的中央媒體聯合採訪團對廣西測繪地理信息局服務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進行了實地採訪。 . {- B( T) o& H
7 V2 l5 c- P# R2 ~0 Q6 A公仔箱論壇 2016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與自治區審計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利用3S技術,基於基礎地理信息大數據,針對離任審計的具體領域開展空間信息服務。 5.39.217.77:8898' s' O; q) ^ {5 c
8 X+ N5 X- `7 c) P, C- }$ L. [6 d s 據了解,離任審計在廣西涉及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及礦山生態環境、海洋資源、水環境保護、土壤環境保護、大氣環境保護等八大專項。
9 ~) U A0 j, z2 l. {( P; _& Ptvb now,tvbnow,bttvb- {7 |# `! f- @: [
為了更好地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自治區地理信息測繪院於2017年開發了離任審計展示平台。該平台通過收集整理各類數據,建立了自然資源資產數據庫,運用智能數據分析工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離任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
2 L$ O* Y& s" B# Xtvb now,tvbnow,bttvb7 ?6 ~: ~2 S4 n! b! T; p
同時,對一些比較偏遠或者取證難度較大的區域,利用無人機遙感手段獲取審計證據,不僅有效保護了審計人員的人身安全,也大大提高了外業核查的工作效率。
& h4 h1 j4 r) ~ l
* t& s% o6 d* n% [3 p4 ]5.39.217.77:8898 為了讓記者更直觀地了解測繪地理信息的利用對於離任審計效率提升的作用,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與地圖處處長王龍波舉了一個區域面積為2500平方公里的審計範圍的例子。他表示,利用測繪地理信息輔助離任審計的話,從數據收集、對比分析查找疑問圖斑到外業核查,前後總共投入約300個人工日左右,外業時間7天左右;而利用原始的審計手段,前後總共投入約740個人工日,且需要大量的外業時間。 ! L4 W. q( [$ z; Q* y/ A! J1 D
% U% h6 T9 L. c “從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利用測繪地理信息輔助離任審計,時間成本和審計經費可節約一半左右。”王龍波說。
* R* I! o& \* u Z. W( Ttvb now,tvbnow,bttvb
7 O W _- ?2 M' a* A \ 然而,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離任審計工作還存在自動化處理水平低,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撐的問題,為解決這些難題,自治區地理信息測繪院牽頭立項,開展了“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化應用項目”的研究。 1 s5 E* z. ]* X! {! P' t+ y7 i& U- }( L
5 _5 o5 t+ s0 y) o5 y, I 王龍波介紹,在高分專項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高分數據,以及測繪部門原有的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天地圖等成果數據,融合遙感、北斗、無人機等多種技術手段,構建廣西的生態審計服務體系,實現生態審計工作的快速、高效開展,形成結合空間信息開展生態審計業務的新模式,為廣西乃至全國生態審計業務的開展提供應用範例。該項目預期的主要成果是建設生態審計空間支撐平台和生態審計業務應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