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政府房策「人格分裂」 公屋供應長期未達標「罪魁」

tvb now,tvbnow,bttvb9 {- ?  j% f# @) y! ~

- ?/ _" a5 @9 b1 P7 Z7 ^" o& u最近數日全港最具爭議的話題,除了財爺陳茂波終於宣布「間接派錢」外,就要數到特首林鄭月娥在扶貧高峰會上,批評有環保人士「代海出聲」反對填海建屋,對劏房兒童不公。公仔箱論壇$ D) T2 b) j; ]) n8 y' X
其實,顯而易見現時香港建公營房屋最欠缺的,並不單只是土地,而是一個有承擔的政府。近幾年政府對於公私營房屋的供應,往往以私樓為先,結果導致私樓供應長期「爆標」,公營房屋至今仍欠4萬多伙,輪候公屋時間繼續上升,甚至到年底有可能達到5年或以上。tvb now,tvbnow,bttvb0 ~- c* z5 E2 x: x& Q) Z' o
然而,從政府近日的言論卻可見到,政府口講重視公營房屋供應,偏偏說到調整政策以公營房屋優先、將私樓土地撥入公屋土地時,卻畏首畏尾,實令外界摸不著頭腦。
. y1 Q3 r6 N# ^) Itvb now,tvbnow,bttvb延伸閱讀:十年建屋目標維持46萬個 土地短缺公營房屋欠4.3萬伙
# I0 }+ m* l% g0 f) w5.39.217.77:8898
% I* s# h5 W/ i2 z! q/ W/ v3 e( y' ?tvb now,tvbnow,bttvb8 d6 V3 Z4 ^* g8 u7 a2 y
tvb now,tvbnow,bttvb0 b2 y$ `4 F6 ~7 n& A+ s' w
《長策》公營房屋佔6成 長期不達標5.39.217.77:8898$ O! P! @! G: f1 L5 [0 e4 P- y

$ F$ g" w  J- a8 ]+ w5.39.217.77:8898按照《長遠房屋策略》2014年底的報告,政府2015/2016年度至2024/2025年度為期10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是定為 48萬個單位,翌年修訂為46萬,公營房屋一律佔6成。以46萬單位計算,6成即28萬伙。
0 d4 W# j* f$ p8 B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0 K; }# ~6 E- M- K1 ~% u6 J
不過,政府去年底發表的長策進度報告卻指出,截至去年9月只覓得23.7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建屋土地,仍欠4.3萬個單位的建屋土地,才可在2028年前達標。- I; b0 M# \2 M- i5 B9 X! m7 n
5.39.217.77:88989 b. {8 D8 u8 K- E! P4 U
偏偏同一時間,私樓供應卻由2014/15年開始連年超出預期,如政府3月初公布2018/19年度賣地計劃時,就提到地皮預料可供應2.55萬伙私樓單位,遠遠多於長遠房屋策略定下的每年1.8萬伙目標。4 n& |  U- f$ r; C6 v4 b& I

% W. |' R4 n$ s9 |) ktvb now,tvbnow,bttvb私樓供應足   樓價仍持續升
0 ~5 B8 g  r- @4 z* C! R5.39.217.77:88988 {/ g- O2 y+ x# r; K  _
這亦是梁振英政府以來,港府的一貫房屋政策,認為先穩定私樓供應,會有助穩定樓價。陳茂波早前發表財政預算案時,也不斷強調政府正竭力覓地,務求增加房屋供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J$ k5 X8 w+ H/ T' M8 |

5 Q3 }$ l1 i# _  O, Stvb now,tvbnow,bttvb然而,客觀現實是,就算私樓供應相當充足,近兩年樓價仍然不斷爆升,未有見頂之勢,足證過往政策通盤失敗,兩頭不到岸。公營房屋搞不好,私樓價格又繼續脫離市民負擔能力,最基層的貧困戶繼續蝸居私樓劏房中,境況稍好一點的人,也要花光一生積蓄為發展商供樓,淪為「樓奴」。
' `* L. Z; s5 @7 Y8 O$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C4 y1 D: z5 _% D公仔箱論壇公屋建屋量長期不達標。(資料圖片)7 N* e8 F/ I0 f+ B. q) y' q) K
延伸閱讀:土地小組委員促收回發展商農地建屋 林鄭推搪:或面臨司法覆核5 Y& P+ r, w8 O' {7 y; b! B
  D! R4 p( R. _/ i. r# Y; U+ y- p
土地小組成員倡撥私人住宅土地建公屋 高官一貫「有做過就算」
+ ~# A+ i, S4 O( p! j1 C,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X* Z7 v3 l9 n4 jtvb now,tvbnow,bttvb對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上周在一場午宴期間向特首林鄭月娥提到,政府可從賣地計劃的部分私人土地,改作興建公屋。不過,出席同一場合的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就指,政府過往兩年都有為原先預留作私人房屋的住宅地(即熟地)撥予作公營房屋用途,提供逾1.19萬伙單位。
5 ?$ U6 o7 A3 I3 Z) ]  m1 x6 C, a& ]0 L& F7 E7 |# A& W
誠然,政府近年有採取行動,但這顯然不是「有做過與無做過」的問題,而是現實上根本不足夠,整體公營房屋單位,仍是欠缺4萬多伙。公屋供應大落後,也造就今日公屋輪候年期平均長達4.7年,輪候人數逾28萬,另有21萬人蝸居劏房,上樓遙遙無期。連林鄭月娥都公開承認,現時的公屋輪候年期並不理想。
! A' [1 u  x- B9 |( G2 X. T2 N
0 \. h9 Q# r7 m房策庸碌無為 卻拿劏房兒童作擋箭牌 慘被「秒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b  @0 |- k7 N' U1 d
tvb now,tvbnow,bttvb8 ]3 h; ~) N2 ^- G* D2 ~
再者,外界一早知道政府不是欠缺土地建公屋,而是有土地都先「優待」地產商,但又不敢撼動富人的既得利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明明粉嶺高爾夫球場本身存在就非常不合理,民意也清晰反映支持收回,政府至今還是畏首畏尾,不敢提亦不敢做。
4 I! O. s0 O7 h, O* ~5.39.217.77:8898
& o7 B4 B) m2 S4 C在這種情況下,林鄭居然還敢拿劏房兒童作「擋箭牌」,藉機針對環保團體製造對立,當然難免遭「秒殺」。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學術顧問洪家耀就直言:「如果承諾所有填海的土地都用來興建公屋,我一定支持。」他的言論,可謂擊中政府的「死穴」---無下定決心去開拓公屋土地。
- K. A) T6 r: p( p0 L  A: G" k: Q. o; f6 p9 k
陳帆早前曾指,三年上樓目標現時是「意識形態」居多。(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重視公屋 卻又指3年上樓為「意識形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4 S1 ]7 D) u2 e$ V/ y$ {
公仔箱論壇! r  S( z" _9 @- T
其實按照政府的說法,他們並非意識不到公營房屋的重要性。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扶貧高峰會上也指,香港未來長遠仍然要靠建公屋解決住屋問題。但如果大家有依稀印象,或許仍會記得陳帆今年1月出席房委會例會時,「爆響口」指公屋3年上樓的目標,現時已是「意識形態多於實務指標」。5.39.217.77:8898) O' K) F# P) n9 K

% \! O1 S7 v- ~+ F6 F" H( _究其根本,是政府並沒有將公營房屋擺在首位。現時公屋用地已近乎「彈盡糧絕」,遺留下極大的「黑洞」,能否達到《長策》的目標已成疑。要是政府真的認為住屋如此具凌駕性,就應該改變政策方向,先抽出屬私樓發展熟地改建公營房屋,直至達到公營房屋建屋目標。但政府實際取態如何?看官心中有數。
8 c6 g8 L. v3 A# h* X公仔箱論壇
; q% R3 x) \. j; `, C1 Q5.39.217.77:8898目前賣地屬政府收入的一大重要來源。(資料圖片)
( \* L: Q1 l1 R/ @
/ G' D7 a; R5 U! n盈餘靠賣地 政府更無動力優先建公屋5.39.217.77:88984 y4 y+ b( o. y

7 B, G: v* b3 _話說回來,其實香港人近期如此關注政府如何善用1,380億財政盈餘回饋市民,最好人人有錢派,可是大家又有否想過,這些錢是從何而來?據早前財政預算案顯示,政府在2017/18年度收入為6,124億元,當中1,636億元是來自地價收入。陳茂波及後也明言,對今年賣地收入感到樂觀。0 D! ~# m2 {* w, b8 |% A( ~8 a

5 t) I4 j: a$ ~8 r: |0 ~% r由此可見,政府要維持長時間的龐大盈餘,賣地給私人發展商,已變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收入來源。這亦在某程度上解釋到,為何政府總是沒有足夠動力,以珍貴的土地資源興建公營房屋。
陳紹銘:口說關心劏房兒童 心中更愛高球權貴文:陳紹銘(關注基層住屋聯席)
' K( B& q+ a& E2 K5.39.217.77:8898林鄭月娥於扶貧高峰會,談及建屋扶貧,竟將矛頭指向公眾及環保人士,她是如此說的︰「我曾經聽過有啲反對填海既環保人士話,個海唔識出聲,我代個海出聲反對你地黎搞我地,係居住環境極差的環境有好多小朋友,小朋友或許唔識出聲,請在座各位,為喱啲居住環境惡劣,每一日長大既小朋友發聲」
( |& V( K' g/ P2 {7 ^關心劏房兒童 更愛高球權貴
  f) v# C, x* [% I  m# y林鄭以劏房兒童為例,爭取公眾支持填海發展,如此「住屋問題 VS保育發展」對比,政府已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前更多的是以「基層住屋 VS 郊野公園」比對,這甚至已成為政府發展土地的重要論述,不過,心水清的,早知如此二分對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現實中有更多的選項。
2 r8 ]& \. I. `1 v/ y" R! Ytvb now,tvbnow,bttvb過往討論土地發展,政府常以「資料敏感」為由而隱藏全面資料,限制選項,引導市民意向。不過,隨著傳媒、團體、議會多番追蹤、研究、報導,公眾越來越知道土地發展選項之多︰空置地、棕土地、丁屋地、私人遊樂場地、市建地……* v+ {% z" s  h6 ^' V% @( |
還有,再隱瞞也收不起的粉嶺高爾夫球場,一片170公頃面積,動輒能建逾數萬公屋居屋的土地,政府卻竟一再拖延,近來更提出「永續方案」!甚麼2027年收三份一地價,增加開放時間了事,更貼切的對立面,應是「權貴 VS 平民」,若然林鄭真的對劏房兒童處境極為著急,何不立即發展高球場?她有多著急劏房兒童?有多關心基層?不如坦白點說,她關顧基層,但更關顧權貴利益吧。
& y/ M) g7 K) ]1 ]解決問題「需時」「要共識」?有錢有地為何不用?5.39.217.77:88988 A1 Z% B9 @% F
事實上,今屆政府最慣用的技巧是甚麼?是先承認問題,貧窮、房屋、醫療等,再說政府已經做了很多,表面是迎難而上,不過,結論卻不是具體解決方法,反而是一大堆「需時」、「要共識」︰建屋「需時」、醫療安老人手「需時」、土地發展「要共識」、全民退保「要共識」,最後結論是︰「問題我知了,要做的我做了,問題在於社會公眾」。tvb now,tvbnow,bttvb( ]- i9 G7 r# N% O! ^
「需時」?林鄭在高峰會指︰「房屋供應、土地供應需時,是有錢都解決唔到的問題」。土地供應固然重要,但金錢卻非無助紓緩住屋問題。例如,若能取捨減少部份賣地收入,少賣兩幅地給地產商,作建公屋居屋,已能造福幾千住家庭,資助公屋比私樓住更多人,而且價格租金都受限制,不會囤地囤樓起港人買不起的豪宅劏房;還可向市建局「購回」重建地,用作公屋居屋,不必再拆舊樓起豪宅,等等。有錢,少賣點地好、增加居屋折扣好、多發「N無津貼」好,怎會無用呢?不必「需時」。不過,今年盈餘1380億,最後「派糖」給大業主的遠比基層更多,關顧劏房兒童?更關顧大業主吧。
' w* l" ^6 X* `: g3 Ytvb now,tvbnow,bttvb「要共識」?社會從來難有絕對共識,反而政府卻喜歡玩弄「共識」,多市民支持而政府不做,叫「社會未有共識」;民間有支持有反對但政府想做,叫「聽到很多市民支持」。收回粉嶺高球場全面建屋,政府敢做個民調嗎?逾半市民支持是否立即收回?永續權貴私人遊樂場、「濫用丁屋」謀利、商家濫用棕地、地產商囤地囤樓等等,反對聲音鋪天蓋地,如此「共識」政府又為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何叫人相信「土地大辯論」沒有前設?又會尊重民意?
' }( S* j. |5 h8 n4 ~' R今天,粉嶺高球場已成為政府分配土地資源的重要指標。林鄭月娥,如不立即全面使用粉嶺高球場建公屋居屋,就再無資格說土地不足,再無資格說致力建屋扶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