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練乙錚: 行動黨高度認受 港政權相形見絀

練乙錚: 行動黨高度認受 港政權相形見絀5.39.217.77:8898; _+ _( N: i$ |3 L# V3 y

* `8 z' L) B  s) g2 e上周五新加坡大選,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贏了是意料中事,得票率比上一次高出9個百分點有多,而所有反對黨則全線告跌,才是新聞。本文探討箇中原因,兼論事件對香港的啟發意義。公仔箱論壇4 U  ~. ?3 @: S, D' z* F
行動黨大勝:Can't argue with success!
+ P( c$ A$ R1 n% {7 G
' K/ Q! X, l2 M: o5.39.217.77:88982011年5月那次大選,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僅僅達到六成,是該國獨立以來最差的。之前那次,得票率已經低走;當時李顯龍扶正不久,民望不足,加上李光耀愈近暮年而霸氣愈甚,該黨的聲譽乃受損。這次大選,小李一掃頹風,贏得利落,反對派不服也得服:老李遺留下來的家業,依然不可小覷;若要政黨輪替,起碼要等到獨立那一代的新加坡人絕大多數都作古之後。「獨立」的政治能量巨大,「國父」的光環不易消退,特別是如果幾十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成績舉世矚目。那些都是長期因素,導致這次選舉大勝,當然還有短期操作方面的「適度有為」。# H/ ~+ Y$ z* t3 a4 {3 |7 T

! m% M" T# K2 I# h公仔箱論壇新加坡的選舉制度,從狹義、抽象和技術角度言,可說是「真普選」,它沒有一個專搞篩選的選舉委員會明擺在那裏大剌剌作怪,所有的體制不公都非常隱晦,甚或給指出來之後,執政黨依然有其辯駁理據;再加上體制的其他部分如法律、媒體等的掩護包抄,便可立於不敗之地。老李不僅學了盎格魯—撒克遜的法律傳 統,也深得英式謀略╱老奸巨猾的箇中三昧,比起我國「人大」那種對付港人的粗暴野蠻行事作風,的確來得高明很多倍。例子之一是新國這次解散國會、進行大選的時機選擇。
& t: S1 y- k5 y8 {& C5.39.217.77:8898) v: a) ~9 n: a: S1 b
執政黨優勢:閃電提早大選
# l& }/ |1 z!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Z/ R1 D% w  w2 b公仔箱論壇新加坡行類似西敏寺體制,法例規定大選之間的最長期限(5年),總理有權向總統請求提早解散國會,讓大選提早進行,總統有權不予批准,但事實上不可能發生,因為他沒有實權。而且,新加坡的總統雖說是由另外的普選直接產生,但參選的條件苛刻,法例規定參選人必須曾任部長、常秘、律政司,或資本額超過一億坡幣的財團CEO,等等,明顯是替統治階級執政黨度身訂造的。法例雖同時規定總統不能屬於任何政黨,但那只不過是一句空話,因為參選人只須於提名日退黨便可。現任總統陳慶炎(香港的「高級中環人」對他不會陌生),是 1995-2005年的副總理,離任之後當上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華僑銀行的總經理,2011年宣布參選總統之時退出行動黨,十分便捷。總統和總理打籠通,很多事情都容易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k4 V9 n5 ]1 J
8 H% [/ A- m" M% y
新加坡上一次大選是2011年5月進行的,按法例這一次大選可遲至明年5月才舉行,但結果提前了8個月,明顯是因為執政黨要利用今年的兩件大事鼓動 民情助選:其一是新加坡獨立建國50周年,其二是國父李光耀逝世;前者勾起新國人民對李氏功業緬懷之情,加上後者引發的「哀兵」效應,小勝便可變成席捲。於是,選舉出其不意,閃電進行。8月23日李顯龍首度公開表示大選「快將」舉行,25日便正式解散國會,並指定大選日期為9月11日,之間不過短短16 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8 r2 @3 f7 H* y
tvb now,tvbnow,bttvb  R. C* X7 E9 G7 Q4 W9 @& B
行動黨當然是有備而戰,但突如其來的選舉,對資源貧乏的反對黨而言,實在難以招架,連好好介紹自己的政綱和參選人也來不及,因為大部分選民在選舉日期未宣布之前,都不會很留意有關的事。執政黨有這個選擇時機的優勢,是西敏寺體制裏頭的一個弊端;人民在資訊不充足的條件下,難以有效行使自由選擇支持對 象的權利。此體制的老祖宗英國,也是任由弊端存在了300年之後,才於2011年立法廢止、在2015年舉行的英國大選首次實行的【註1】。對此好榜樣, 行動黨卻敬謝不敏。
  o5 v) p: I9 z9 }: b6 ]公仔箱論壇: L+ i* C, V3 F. W1 L! d% u. q2 x
行動黨得票率「10年1轉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V- B5 r8 U) H: r

8 `- }* @6 C5 Q操控大選時機不是行動黨大勝的唯一原因。新加坡的大選,幾十年來出現了一個「10年1轉向」的「規律」,其中有兩個特點:其一是行動黨的總得票率每 10年左右裏(含兩三次大選)皆連番下跌,其後則強勁彈升,升勢亦大體上維持10年,之後又復下跌;其二是,總得票率下跌的底線反彈位大約是60%+。李 光耀七十年代執政之時已經如此,吳作棟繼任之後亦然。吳氏1990年上任,翌年的大選,得票率掉到61%的谷底,之後反彈,連續兩次回升,2001年時升 至75.3%。跟着上台的李顯龍,任內頭兩次得票率接連下跌。如果上述「規律」生效的話,剛舉行的這次大選,得票率應該止跌彈升。結果的確如是(見【圖】)。2 O; d. ?* D- w, @

1 [8 a( N! M$ E1 \" u5.39.217.77:8898這個「規律」或可作如下理解。過往一二十年的新加坡選民當中,約60%堅定支持現存政治秩序,30%則是反對派的基本盤;其餘10%大致上支持政 府,但願意以選票表達對行動黨的不滿,只不過,一旦政府遇上政治危機,他們便會暫停反對,自動歸隊。這裏說的「危機」,大概就是「得票率低見60%」這一 心理關口【註2】。
# y/ p6 q) V7 V  F5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D& E& V* u) C5 h; B" C0 F$ B# W
上一次新加坡大選(2011年),行動黨得票率是獨立以來最低,掉到60.1%的邊緣值。今年大選年快到而李光耀去世,反對派可能乘機發難,於是那 10%的暫時游離票立即歸隊。反對派「變天」之說固然虛妄,然面對不測的社會風險,比較保守的民眾會傾向支持現存秩序,乃是自然反應(題外話:若大陸經濟持續不景影響香港,港人也可能趨向保守,區議會選舉的票或更多投給建制;道理是一樣的,各本地民主派要小心了!)。' Y$ Y5 x! M) c5 k9 {, e

/ Y4 m# H8 l6 m: L$ C; Y9 ^6 |公仔箱論壇當然,行動黨的得票率每次掉到接近60%的臨界值的時候,該黨內部也會響警鐘,跟着作出調整政策及聯繫基層等的一連串補救動作。新加坡政府施政有能力,其修正做法與游離票配合,就會形成強力反彈。2011年得票率跌倒臨界點之後,行動黨在移民、福利、交通等政策方面討好本地人,動作明顯,而民眾看來也受落。這些微觀在地因素,坊間已多所介紹,本文不贅,轉談一個有關的問題。5.39.217.77:88989 L0 c* |" ^" A  d$ d

4 @9 F& Y9 K. m1 C行動黨的認受優勢:香港學不了
% _2 v2 h- t' \: ~
1 b" Y1 e+ \8 |' T( {- m5 S6 F遠的不說,二三十年前,香港和新加坡的共同點很多,大家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法治相對完善,政府廉潔,語言文化特點也相似,城邦經濟以對外貿易為主,製造、運輸、金融、旅遊等主要行業也不相伯仲,所以經濟增長率也差不多。不過,踏入九十年代,由於中國因素突起,港新兩地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就開始分歧。
- _1 U0 Q1 D; J% i  x
; u: r/ \8 I$ e5.39.217.77:8898經濟方面,香港的製造業北移,10年之內基本上完全掏空;新加坡也受到一定影響,卻有意識地保留較高檔、新技術含量較高因而增長潛力較旺盛的工業,以致今天,新加坡的工業產值仍佔該國GDP的三成左右。筆者不久前論述過,這是從九十年代初起,新加坡的GDP增幅逐漸超過香港的重要原因【註3】。然 而,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經濟發展差別,已經十分明顯,而且同樣對香港不利。
; X: W: g) h. r3 Q9 Y6 T: Htvb now,tvbnow,bttvb
! ]+ s4 x* r* G4 v# q2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細小的城邦型經濟面對的風險特別多,多元化發展,是降低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香港自失去工業之後,在關鍵的貿易環節裏,發展也急促趨向單元化—— 「中國因素」過強;例如在進、出口方面,大陸一地已經佔去各一半。新加坡固然也受中國因素影響,但抵禦的能力遠高於香港,30年下來,進出口對象比香港分 散得多,進出口內容也更多元複雜。根據世界各地經濟的進出口對象和物品的多元程度,哈佛大學及MIT的兩位學者合作開發了「進出口經濟多元化指數」 (Ex-Im Economic Complexity Index),新加坡的指數值是1.61,世界排名第10,而香港則是低得多的0.98,排名第26(排第1的是日本,指數值是2.24)。
4 L9 \4 K! x  Y7 p3 q4 c: B& B
# I+ V3 I% D- j8 @9 N(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分「融合」:港經濟高風險、低增長
+ X8 H3 a6 X9 b$ w5 v
7 _6 y+ p$ m4 ?* D5.39.217.77:8898【表】內是港新兩地的進出口主要對象國和比例分布,大家可見香港的「中國比重」超高【註4】。9 C6 Z1 }* w6 i4 O# A
tvb now,tvbnow,bttvb! o/ e& v; `/ U; g9 A5 N% D8 r2 S
tvb now,tvbnow,bttvb, F) B, U- {! J. G, b% k
tvb now,tvbnow,bttvb* T, a" c& i5 F8 T6 O3 s7 e. d
5.39.217.77:88981 t$ v, E% D& f8 B

/ g, o! a% O0 F( J"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奇就奇在香港的政商界長期以來只管唱好「中國因素」,認為有祖國這個經濟大靠山,香港一定好,卻選擇性地忽略經濟夥伴過分集中的強大風險。那是稍有一點投資知識和風險管理經驗的人都不會犯的錯誤,但在特府帶頭「凡事必須政治正確」的風氣影響之下,香港的商界和經濟學界都忘記了「靠山愈大、風險愈高」 這個基本道理。本來,「高風險、高增長」是一個普遍規律,但壞就壞在香港的經濟風險比新加坡高,增長卻反而不如人家。風險高,民眾心裏就長期惶恐不安;增長低,政府的認受性就下降。這是一對重要的港新對比。tvb now,tvbnow,bttvb  E/ l- L" X3 r7 X4 V. ~2 h9 U
tvb now,tvbnow,bttvb+ k( F) W2 H$ p; [

/ \9 J+ M2 X8 U! T2 ], atvb now,tvbnow,bttvb新國認受性基礎:主體意識 + 經濟成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n% x5 _1 E
5.39.217.77:88981 I! ~  \/ s$ H. h5 z' ^
然而,經濟因素之外,還有政治因素。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社會政策對頭,幾十年來建立了主體意識,人民因此感到自豪,政治自然穩定。反觀香 港,本來在「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底下,也可以培養成相應高度的主體意識;無奈中共對此極端反感,蓄意打壓,九七之後過橋抽板,不斷強調「一國高於兩 制」,最近更提出北京欽點、民望低到極點的特首「地位超然,在三權之上」的全新說法。這是新加坡人難以想像的政治狀況。試問在這種以「君臨、臣服」為核心 標誌的政治路線之下,特府如何建立政權的認受性?5.39.217.77:8898: q) |" F3 o' j9 H

/ U2 _- a( O  _5 j  q- k/ V" r: U一直以來,香港無論民間、商界和政界,都有不少人嚮往新加坡的政經發展模式,但如果認為香港可以照搬新加坡經驗的話,是白費心機的。真要,就必須建 立健全的香港人主體意識,發展多元外向經濟,謀求建構政權的真實認受性。這不必也不能說成是「效法新加坡」,因為香港始終有一個現實上不可逾越的主權從屬 問題。然則,上承濫觴於八十年代的「香港人」觀念,下接近年興起的各種「本土」意識,否定全面單一的「融合」,經濟文化多元開放面向全世界,卻是完全可以 做到的;或許這就是香港應走的社會經濟發展之路的第一步。
0 ]) K( y# f3 @. B  ^& q%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E5 r7 o6 m, ~2 D+ P
【註1】英國的政黨於2010年的大選之後取得共識,2011年9月通過了《議院固定任期法》(Fixed-term Parliaments Act),規定大選每5年進行一次,不得任意更改,由2015年的大選開始實行。法例容許在兩種特殊情況底下提前大選:一是下議院通過對執政黨的不信任議 案,而執政黨無法在14天之內推翻該決議;一是下議院以三分二以上的比例通過提早大選。這條法例基本上把提早大選的權力從執政黨手上轉移給在野黨。對執政 黨特別是弱勢的聯合政府而言,法例一定程度上有助穩定執政的作用。在法例通過之前,宣布大選提前舉行的日子和大選日子之間不得少於25天。日本最近的一次 大選,從安倍宣布提早解散國會(去年11月18日)到大選日(去年12月14日),之間也是25天。
( d1 D# H) b) L  K3 d2 k【註2】參考新國異見博客鄞義林文章http://thehearttruths.com/2013/0 ... -strategy-uncovere/。
/ d+ j  m  C$ k' ^2 t5.39.217.77:8898【註3】參見今年4月20日本欄拙文〈新常態慢增長心有不爽 失產業廿五年港遜星洲〉;免費連結在http://vicsforum.blogspot.co.nz/2015/04/blog-post_20.html
5 n- q8 _6 r+ v5.39.217.77:8898【註4】參考MIT的網頁:https://atlas.media.mit.edu/en/profile/country/sgp/https://atlas.media.mit.edu/en/profile/country/hkg/+ m( Q7 q8 v6 i8 v; u8 A% {# O

6 {' [$ e/ J* W' b+ mtvb now,tvbnow,bttvb練乙錚 特約評論員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假才子: 也談新加坡選舉6 W5 w$ e" @8 S9 F!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l7 z! V6 S+ U9 Y5 s* N0 u) x

5 r3 r/ [5 @+ S5 C1 k$ E(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i: E4 c) m2 k+ f
選前不少傳媒和網民討論新加坡選制不公平,但我覺得有些是被跨大了。的確,新加坡的制度會令議席數目和得票數目不成比例,但不使用比例代表制本來就會這樣。 ( 圖片來源:ペウゲオト @ wikiepdia )
! ^9 o- s- i, t$ a: O
) H" `0 i. [- O' xtvb now,tvbnow,bttvb新加坡選舉,選前焦點是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會否繼續下跌,還有多間傳媒分析對它不利的因素,結果卻是人民行動黨得票大升。tvb now,tvbnow,bttvb4 v- z! S: S& f& }4 e% d
5.39.217.77:8898# r( o- v& [- z1 ^. U
我在事前評論其他國家的選舉,通常都要有民調在手才做到,而新加坡選前是沒有民調,所以選前誰講過甚麼是準的,我們無從得知。有些人憑各黨活動出席人數或社交媒體討論度推算,但這並非科學地評估實際票數的做法。以香港為例,民建聯工聯會的遊行示威永遠都是小貓幾隻或者靠臨記,投票時還不是一大堆鐵票。又例如有些人說新加坡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年輕人到底有多反政府呢?我們不適宜因為香港有世代矛盾,就先入為主覺得所有地方都是這樣。+ G) |  }- e8 m
公仔箱論壇8 T. L: m3 [7 z# b! z  h1 B& V& e
選前不少傳媒和網民討論新加坡選制不公平,但我覺得有些是被跨大了。的確,新加坡的制度會令議席數目和得票數目不成比例,但不使用比例代表制本來就會這樣。有人說執政黨有26%就能穩贏,所以不公平。其實任何單單制選舉都是26%票可以穩贏的,只要符合某些條件。怎樣呢?首先你要贏51%的議席,然後在這些選區內你要贏51%票。51%乘以51%就等於26%。所以只要選區和票數分布得剛剛好,26%票是可以穩贏,很容易計的。tvb now,tvbnow,bttvb' o& o  H, U4 `; ?/ o& G+ ^7 _

- z2 F6 `( E( i: d$ V老實講,人民行動黨可是拿到70%票,這無論從甚麼角度看都是大勝。70%票的一方不應該贏,難道30%票的一方就應該贏嗎?無論用甚麼選制都好,反對派的得票一日不上升,他的議席少過執政黨都是很正常的。除非像馬來西亞那樣,執政黨得票少過反對派,議席卻是執政黨多過反對派,那就很明顯選制有問題,但現在新加坡不是這樣。順帶一提,英國保守黨在今年5月的大選可是憑37%票就贏得過半議席,即是有63%人沒投保守黨,它也能執政。要講不公平,英國也不弱哦。
' y" Y* w  F, t2 \- Q( Y1 ~' s公仔箱論壇
$ h( b# R7 j( L選舉制度,很多人會著眼於得票和議席的計算方法,即甚麼單單制、比例代表制、排序法之類的。一般來說我也是從這方面開始,但其實一場選舉牽涉的不止這些,我覺得還有其他制度因素會對反對派不利。而且不是壓低反對派的議席,是直接壓低反對派的得票。
  Y: G4 u# ~$ x, p5 `7 i/ _) M
! Z! M9 i" W- s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例如,新加坡國會一屆任期最長是5年,上次選舉是2011年5月,下次選舉本來是明年才需要舉行,為什麼要提早?別忘了上月9日是新加坡50周年國慶,這其實間接是一場執政黨的宣傳活動,因為慶祝新加坡50年來的成就,不就等於慶祝人民行動黨的成就嗎?
, c1 J" U+ t( s) h0 E
7 J( A# h7 q& u8 S0 }政府是在8月25日宣布提早大選的,選舉日是9月11日,中間只有2星期,這對反對派更加不利。只有2星期,選舉工作一定進行得很倉促,扣去報名參選的日子和冷靜期,實際上可以競選的時間只有1星期多一點。相反過去一個月執政黨已經間接做了大量宣傳活動。5.39.217.77:88984 c8 ]" A# M% q) Z

$ d/ {2 [, }- g  ~還有新加坡公民是必須投票的,政府稱這是公民責任,不投票要向當局解釋,理由不充分會被罰款,甚至被剔除選民名冊。今次大選投票率就有93.6%。這代表那些對政治沒多想法的「沉默大多數」是一定要出來投票。只要執政黨表現不太差,他們應該會傾向不變 (status quo),再加上國慶帶來的「feel good factor」,都可能幫助到執政黨。
" v3 A7 U- D# l: F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 B5 g7 V4 j4 E
另外很多新聞講「兩黨制」,我又不懂了。反對派是由多個政黨組成,即使最大的工人黨,也只參選了28席 (out of 89)。他們一日不整合,一日都不會變成真正的「兩黨制」。而這也可能影響他們選情。反對派經過協調,大部份選區都只有一個反對派政黨參選,形成跟人民行動黨單對單的情況。但如果我是反對派支持者,而我只想支持某個反對派政黨或候選人,被分配到我那個選區的政黨或候選人不是我喜歡的呢?
5 C% A/ F/ y: q% }0 t. ?. v
9 ]: C; S! |5 \5 B# w,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所以,雖然新聞說很多人不滿政府,有沒有民調數據支持呢?反對派候選人本身的質素又如何呢?單憑對執政黨不滿,就能推他下台嗎?" _, q7 G6 T3 g* h
5.39.217.77:88987 J. {3 M1 H% b* l
最後再加多幾點講香港。一是部份香港傳媒不知何解很愛做「變天」的新聞,經常先入為主以「變天」為主軸分析選舉,將「變天」講成很易發生似的,但其實「變天」沒那麼常發生,有「變天」也不等於就是好事。" M6 b# a/ B. T- m& t- d/ o7 L# \

8 @& G5 a$ T+ [1 `/ Q5.39.217.77:8898二是新加坡的情況會否在香港發生?有些藍絲立即說明年泛民和激進派死定了。我覺得未必,因為上面講過,新加坡有強制投票,沒政見的「沉默大多數」也要出來投票,但香港不會,所謂「沉默大多數」大都不投票。當然,實際情況如何,仍需要有民調數據才能證明。
7 }- {4 a. z4 o% ?% C/ g
$ R# M  C8 k! ?6 h7 s. V; w三是網上世界始終只是社會一部份,網上團體又只是網上社會一部份,某幾位寫手或某些網媒暗鬥互片,圈子圍內事未必影響到很多人,也可能沒很多人真的關心。好像當日主場新聞執笠,我當晚碰到一位資深傳媒人 (他在N份報紙/電台有專欄,同事聽到名字都說「嘩真係好資深」),他聽都未聽過主場這個名字。幾百個 like,好像很多,號召到幾百人上街,的確是很多,但議會選舉是以幾萬票計,網上的 like 數有幾多能轉化成額外的票數?搞選舉跟搞網媒或者搞社運都是不同性質的,不要搞錯。
  
事实证明一切
没错,事实是证明了五毛收了五毛可以如此黑白不分,如此无赖!
其实, 对于新加坡的人来说, 改变不一定是好的, 香港媒体都下意识的将新加坡作为香港的化身, 希望新加坡的改变能得到他们心里的满足, 但是事实不是, 这个就是事实, 事实是市民其实很想稳定, 不想稳定的人是在社会少数人, 但是那些人是最大声的那些人
五毛不要拿稳定来说话,谁不知道稳定是保经济发展的前掉,但是这个稳定是基于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听民意的政府才能够实现,新加坡最起码是多少都听民意的,反观香港,几十万人出来示威中共和689都不理会!你还好意思说稳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