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185)宋太祖、宋太宗(二) - 匡胤得勢 - 30-11-2013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6.06 MB
【下載連結】:

宋太祖、宋太宗 (二)︰匡胤得勢

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三月,周世宗親自率領大軍北征,希望乘戰勝南唐的餘威,一舉收回在後晉時被契丹人割佔的燕雲十六州失地。軍事進展順利,連續攻克瀛、莫二州,又連陷益津關、瓦橋關、高陽關三關,大軍逼近幽州,即遼南京。五月,周世宗與諸將策劃攻取幽州時,突然病倒,而且病情嚴重,大軍只好撤退。一個月之後,周世宗駕崩,時年三十九歲。

世宗駕崩之後,年僅七歲的梁王柴宗訓繼位,符太后臨朝聽政。半年之後,顯德七年亦即公元960年農曆正月初,發生陳橋兵變。趙匡胤得禁軍擁戴,取代幼主柴宗訓,成為新皇帝,建立了宋朝。宋朝國史強調,宋太祖趙匡胤是「天命所歸」,所謂「太祖受命之際,固非謀慮所及」,「太祖盡力周室,中外所知,及登大寶,非有意也」。意思是,趙匡胤一向深得周世宗信任,委以輔助幼主重任,而趙匡胤亦對周室忠心耿耿,他之所以取得帝位,並非出於預謀,未有事前策劃,是因為天命所歸,將士在主少國疑之際,為了鞏固國家,抵禦外敵,推舉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無篡奪之心,只是應天順人,在非常時期,登上帝位。趙匡胤希望在歷史上,忠臣聖君兼而有之。

但陳橋兵變的疑點重重,據《宋史.太祖本紀》所述事件的經過如下:顯德七年正月初一,邊境的鎮、定二州馳奏,契丹入寇,河東的北漢也出兵南下,朝廷決定派趙匡胤率兵北上抗敵,初三誓師出發,當晚,「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苗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為天子,或止之,衆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衆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軰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副都指揮使韓通謀禦之,王彥昇遽殺通於其第。

太祖進豋明德門,令甲士歸營,乃退居公署。有頃,諸將擁宰相范質等至,太祖見之,嗚咽流涕曰:「違負天地,今至于此!」質等未及對,列校羅彥瓌按劍厲聲謂質等曰:「我軰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質等相顧,計無從出,乃降階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榖出周恭帝,禪位制書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袞冕,即皇帝位。遷恭帝及符后于西宮,易其帝號曰鄭王,而尊符后為周太后。」

其他官方史書,以至私人撰述,亦相差不遠,可以得知事件的記述已經被宋朝當權者修飾完善,後世難以發現矛盾之處。然而,仍然可以從歷史的細節中透露一些信息。首先,趙匡胤雖然是禁軍統帥其中之一,但他任職僅僅本年,當時只得三十四歲,資歷不深。周世宗臨終作出的人事安排,為趙匡胤進入後周政權核心,創造了機會。

據史書記載,周世宗病重回京直至逝世一個月內,作了幾個重要安排:

立魏王符彥卿之女為皇后。
封年僅七歲的皇長子宗訓為梁王;封第二子宗讓為燕國公。
宰相范質、王溥並參知樞密院事;以樞密使魏仁浦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依前充樞密使;以宣徽南院使吳延祚為樞密使,行左驍衞上將軍。
以前青州節度使李洪義為永興軍節度使,鎮守長安;永興軍節度使王彥超移鎮鳳翔。
免去駙馬都尉張永德駙馬都尉張永德落軍職,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任命宋州節度使、侍衞都虞候韓通為侍衞親軍副都指揮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加檢校太傅,依前忠武軍節度使。

四日之後,世宗駕崩。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 .
下载听听。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a lot!
thank you !!! .
thx a lot
thanks
thnak
Thank you
ccccccccccccccc
Thank you very muc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