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為什麼標題是維多莉亞的浪漫? 詳見第一篇的【說明】
 
 現在要介紹的是豬籠草中,最常在花市出現的品種 - 花市豬籠草 N. x 'Ventrata',不過這是在台灣的講法,在中國大陸,則是稱為紅瓶豬籠草~
 它是一種原產於菲律賓的原生交配種豬籠草(在自然環境下由昆蟲或風授粉混種而成的)~
 分別是由N. alata翼狀豬籠草和N. ventricosa葫蘆豬籠草,混種而成,由於這兩種都是高海拔的豬籠草~
 所以長勢最好的時刻在秋冬春三季,夏季則要遮陰一下比較好~
 不過這兩種豬籠草都是屬於非常強健的品種,他們的後代對環境的適應程度當然就更佳了~
 由於栽培容易,很快的成為花市最常見的豬籠草~
 
 這種豬籠草的特色,在於其瓶身於充足日照下,會呈現紅色,因此又被稱為紅瓶豬籠草~
 1979年,世界食蟲植物協會ICPS於其發行的刊物上發表了此種豬籠草~
 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超強,很快的便出現在世界各地~
 而台灣的商人也把這種植物引進台灣,其實剛開始仍直接以N. x 'Ventrata'為名~
 後來商人發現這種植物的瓶子,很像裝豬隻的竹婁豬籠,因此才以豬籠為名,稱之為豬籠草~
 
 這種豬籠草有個特色,就是它似乎只有上位瓶,完全看不到下位瓶的存在~
 其實是因為它的下位瓶只出現在幼苗階段,稍微長高一點便很快就進入上位瓶成熟階段~
 
 栽培上,簡單說幾句重點:
 1.溫度 → 花市豬籠草對於溫度的承受力極佳,10度以上到35度都是適合生長的範圍~
 這品種就算到了5度左右,我也沒收進室內過,至今仍十分健康,不過夏天最好遮一下~
 因為在氣象測定溫度為35度時,夏天太陽直射下可能超過40度以上...
 
 2.濕度 → 建議不要低於60%,才能確保不斷的結瓶~
 若能夠提供高濕度是最好的,不過這種不需要溫室便能順利生長的品種,給它點時間,還是能順利結瓶的~
 
 3.水質 → 盡量使用碳酸鈣CaCO3在100ppm以下的軟水,真的逼不得已,也不要超過200ppm(用這種水質,最好一年換一次介質)~
 平時可以蒐集雨水,若家中有RO水就用RO水澆灌,豬籠草不歡太硬的水質...
 
 4.日照 → 直接接受全日照是最佳的,但若是中、小苗,最好加個蘭花網遮蔽一下,另外夏天最好也要稍為遮蔽一下正午的陽光~
 
 5.介質 → 栽培它使用的土壤,千萬不要用一般土壤或栽培土什麼的,絕對死給你看~
 要用無肥的酸性泥炭土 + 赤玉土 + 蛇木屑,加以混合,比例是2:1:1
 水不要常澆,要等表土出現乾燥時再澆,一次澆透~
 
 以下是花市豬籠草的照片,全部都是我親自栽培和拍攝的~
 ※我的花市豬籠草,基本上已經是獨自佔領一小塊區域了,由同一個盆子長出約15株長1~3米長度的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