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電/特首林鄭月娥在上任一周年前夕推出房策六招,包括實行資助房屋新訂價方式等,她承認新政策可減輕市民上車負擔,但不能增加房屋供應,要做到這點,關鍵在增闢更多土地。她看到了問題的核心,也知道情況已甚嚴峻,但她解決問題的策略卻不對頭,正困於自設的諮詢陷阱,如今之計是下定決心擺脫覊絆,盡快謀求突破。她周日對傳媒表示,政府可能不等土地供應小組的報告,加快推出填海計劃。希望這是她敢於走出困局的第一步。
- X0 h8 J6 e4 J$ |3 \8 stvb now,tvbnow,bttvb
* h% u$ [+ l% j$ {' l' ^公仔箱論壇 另闢蹊徑 卻走入迂迴路
6 P; J6 E" Y8 r' S2 B' f) W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3 F7 A3 h" W6 V9 T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政府覓地建屋阻力重重,特首也曾碰過釘子,故欲另闢蹊徑,發動一次“全民大辯論”,圖達致增地共識,再憑此衝開政治阻礙。
' u* \0 P) K" N, H& i
. [! |3 V: y) X" Q& r, {! U 對公眾諮詢的迷信,卻令政府走入了迂迴兜轉的道路。其實,社會對房屋問題的共識已很清楚:第一,樓價升得太快太高,大大脫離市民的負擔能力,年輕人與其家長要承受沉重負擔,希望樓價穩定下調;第二,公營房屋與出租公屋的興建速度太慢,遠遠落後於需求,冀政府大幅增加建屋量。要解決這兩點,必須增加土地供應,這是毋須爭辯的道理,也是不用甚麼“大辯論”也能確定的主流意見。 公仔箱論壇! j% p+ [3 {) N3 R, [* \! N) h
tvb now,tvbnow,bttvb1 o0 G0 b0 W: @3 G' b
問題是用甚麼方法覓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為可以經過“大鳴大放”,就此取得民意最大公約數,奈何這樣的公眾討論,只會出現維園“城市論壇”式的喧鬧,各路人馬紮馬互罵,旁觀者則吶喊起哄,最後成為“城市亂壇”。事實上,近月的諮詢活動便正陷入這境況。
+ s- X/ m1 t9 M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u% c8 u+ r) f
“大辯論”若繼續下去,政府將會在“民意遊戲”的陷阱愈陷愈深,解決土地問題更加遙遙無期,情況亦會進一步惡化,積累的民怨也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