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專業議政是擴闊泛民光譜的關鍵(利世民) - 利世民

9 U, P. F3 f( ~' |

# M6 w, A4 n) A) }「我愛我的國家,但我痛恨控制她的政府」。我記不起這句話是誰說的;我想知道的是,公開講這句話的人會否被特區政府DQ並剝奪政治權利終生。在真正自由的地方,講這句話的人不會被DQ,因為民主的初衷就是要限制政府權力。公仔箱論壇+ r8 e& I; K6 q8 l& J

' S# u1 I9 S0 i1 r6 P$ X5.39.217.77:8898話說回頭,第一次有參選人被DQ,我已經覺得政府很有問題。到後來有當選的議員被DQ,感覺更荒謬。現在有動議要褫奪朱凱廸議員資格,我反而沒有太大感覺。香港之死,不是突然而來的事。就算將來啟動23條立法,我也不感驚訝;國家安全本地立法,乃《基本法》要求,誰反對議案就是違反《基本法》,DQ可也。
& l7 ^' s! a9 F: V, b" F4 b
! }, i/ U  }% J' k: y2 p政治經濟學裏有個概念叫理性無知。理性的選民知道,自己的一張選票對結果影響極為輕微,所以也懶得參與。我知道有很多熱心社會問題的朋友對這種說法感到很厭惡。我也想講,人不是完全理性,我們的決定中也有許多非理性的因素。選舉政治其實是社會現象中最非理性的。
  G5 l# V) L/ w. T. }2 otvb now,tvbnow,bttvb
/ y7 ]: E6 v0 Z% Y非理性行為是一種現象,沒有甚麼對與不對。不過從最近的一次選舉可以見到,泛民似乎失去了鼓動群眾的能量。其實傘運就是一場情感爆發,可見香港人不是失去了對這個地方的情感。這幾年間,在香港人的心底裏究竟發生了甚麼變化?
7 g2 _5 o& _+ g) ~, `& k+ I$ {) X, r  J  p5.39.217.77:8898  F% Q2 Y$ G6 I" t0 s
改變不了環境,便改變身處的場所;這是生存的智慧。「你有沒有想過移民?」我相信大家心裏有數。有能力離開的人當然也有各種考慮,但肯定離開的意欲更強。由反感到冷感,雖然這批人參與政治的意欲比過去低,但不代表他們不會用選票去表達心聲。tvb now,tvbnow,bttvb6 c7 N$ i6 O' h: P# F2 a+ S# E# j  q
, L- {& z; h* T* w
堅持不離開,又或者不相信有機會離開的亦大有人在。這個類別的選民,最兩極化。當中有人更熱心參與選舉政治,但也有不少相信議會不再是戰場,寧願在制度外繼續抗爭,甚至希望見到中國大陸局勢有變,減少對香港的影響。假如能夠令到這批選民見到代議政治仍然有希望,泛民在未來的選舉中相信可以繼續保持過往的優勢。可惜,泛民現在偏偏最欠缺這種具領袖魅力的人;這也部份解釋為何今次選舉中,會出現「含唔落去」的說法。
/ r6 L3 C- j' ^! Y: \! ]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U* b# S1 e$ i  S5 F+ w# h7 i2 l( O
當然,最後還有支持建制派的選民;他們認為沒有民主自由沒有甚麼大不了,反正只要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每個人安份守己便是。建制支持者不代表死忠於中共。他們政治上的選擇可能源於他們相信今天的中共是穩定國家的唯一可能性;他們怕亂,怕回到文革的那種亂。他們甚至相信,外國勢力要「搞亂中國」。剖析這些價值觀,也拆解了中共香港代理的文宣策略。5.39.217.77:88983 O' N$ c% W& {3 U. E8 v9 g

4 b" _8 y+ V" l. z: _" V打經濟牌或有助拉攏建制選民# _% J+ g4 y; H
坦白講,今天的泛民未必有能力改變這批建制派選民的想法。但要動員這些「怕香港亂」的選民,中共在港代理其實也要用上極大的人力物力,製造「反對派」搞亂香港的想像。泛民假如也懂得打「拼經濟」的輿論,而不是沉醉於書本中的階級鬥爭哲學,自我邊緣化,這批選民其實也未必會輕易被建制輿論機器動員得到。「專業議政」幾位功能組別代表,其實有條件協助泛民陣營拉闊意識形態光譜。像郭榮鏗赴美就《美港關係法》進行游說,我個人認為是妙着,對泛民在普遍選民心目中的形象,亦有百利而無一害。6 x7 y! x# t# @3 |9 V

! H* Q0 g( P: ~! o; P# j" T- q"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利世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