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p* S0 s" {8 I 其次是妓女喇合的例子。她接待和保護以色列的探子,在當地的法律制度下,可能是犯了協助間諜和裡通外敵的叛國罪。但她的選擇除了在倫理方面,是「訴求於更高之律」(appeal to a higher law)外;在道德方面,是選擇協助一個較為正義的政權;在信仰方面,她選擇了在「上天下地」行奇事的耶和華;在歷史方面,她選擇放棄認同一個即將敗亡的政權;在個人方面,她甚至可能基於社會卑微身份而對現存制度感到失望,以至用叛逆方式作出反抗(約書亞記第 2 章)。公仔箱論壇& p1 `7 e, ?7 i
: K: b. R& B8 N4 Z( G0 T 第三,掃羅王下令在贏得征服非利士人的戰役前,任何人都不得進食,然而其子約拿單卻因不知而犯規。結果掃羅要將他處死,然而民眾抗命,保護奮勇殺敵並屢建戰功的約拿單免於死亡(撒母耳記上十四章 45 節)。 , B- E. X3 j% f" F2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0 d, @7 o M1 X! g% x4 ^
第四,《列王紀上》記載到一位敬畏神的人俄巴底,在王后耶洗別下令殺戮神的眾先知時,他分別收藏了論千上百的先知,保護他們,這明顯是違令的(列王紀上第18 章)。 . h! f8 d- b7 M公仔箱論壇 ( T0 P- s* R7 z, ?' _; f) {9 V 第五,《列王紀下》記載了亞哈謝之母親亞他利雅欲斷絕猶大王室血脈時,公主約示巴將亞哈謝的兒子約阿施藏了起來。六年後,祭司耶何耶大召聚眾人擁戴約阿施為王,並將亞他利雅置之死地(列王紀下第 11 章)。tvb now,tvbnow,bttvb# [; ^2 ~* M; u
5.39.217.77:88981 Z* A- D: e; L- P- G
第六,《但以理書》更是一個明顯例子。但以理的三個友人因抗命不拜王像,結果付出的代價便是被扔在火窰裡(第 3 章);而但以理自己本人也因不守禱告禁令,亦被丟在獅子坑中(第 6 章)。 3 I+ ^6 p/ c* x4 @% s- F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G- Z* t) i1 P! b6 L( W
還有以斯帖,雖貴為王后,但因王有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無論誰人,必被治死。」所以只有冒死違令直闖王的內院,以救以色列人免於滅族之難(以斯帖記四章 9-17 節)。 " s6 S+ O+ Q2 D/ ~7 w5 `. N, E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1 v/ u; a2 v! X6 O- Y6 n4 @" z# Y
至於新約,亦可舉幾個例子。首先是希律王為滅絕將來可能動搖王權的出生者而有殺嬰行動,並吩咐遠道而來尋找新生王的幾個博士,在覓得耶穌後回來報告;但博士在夢中得到主的指示,便違命從別路返回本國(馬太福音二章 1-12 節)。 ( @3 f) w. L$ b " p' z0 b; K7 s9 F9 G) O, stvb now,tvbnow,bttvb 其次是彼得在治好生下來便是瘸腿的病人後,他因公開宣揚耶穌而被捕入獄。彼得的抗辯是:「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使徒行傳四章 19-20 節)。最後彼得更總結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徒行傳五章 29 節)。tvb now,tvbnow,bttvb/ }! F* K3 c3 N6 E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