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為何不登記做選民?為何不投票?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 B7 T6 {0 D& q( |+ Rtvb now,tvbnow,bttvb
! H" F4 P/ K  p" |2 L5 x1 Itvb now,tvbnow,bttvb香港總人口大概有734萬,但現在登記為選民的只有約381萬。扣除了不常住的居民約21萬,居港未夠七年的新移民約25萬,十八歲以下的約50萬,及外籍家傭約36萬,未登記為選民而又合乎資格的,估計仍有221萬。即使是登記為選民的,以2016年立法會選舉那歷史性最高的投票率(約58%)去看,當年也只是有約220萬人投票,有約158萬人沒投票。0 q* B# a( A* i, j5 R

! {9 ?7 R+ t5 r" E. B)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把合資格但未登記的人和登記了卻沒有投票的人加起來,那就大概有382萬人,差不多是總人口超過一半。但為何他們不登記做選民?為何登記了的又不去投票呢?按我所知,香港並沒有這方面的研究(若有的話,敬請指正)。美國的選舉制度與香港相似,都要先登記做選民才可以投票。雖然兩地政治文化很不同,但美國的一間研究機構(Pew)在2017年做了一個相關研究,或許仍可為香港提供一些有用參考。  d- @+ u) k, f

/ Y1 Y- w. d2 v5 \1 o' m5.39.217.77:8898這研究的結果顯示,人們選擇不登記做選民的原因依次是:一、不想投票(44%);二、想登記但還未做(27%);三、未有候選人或議題促使他要登記(25%);四、私隱原因(11%);五、登記安排不方便(9%);六、不知怎去登記(6%);七、我有刑事記錄(5%);八、登記安排不是用我懂的語言(1%)。若香港的情況是類似,雖最大群不登記做選民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想投票,但若能改善登記的安排,應仍會有不少人會登記做選民的。  P% {7 a8 t. t. S( ]- B+ z8 I

1 e6 t1 ~- v+ ]5 M- ]( x/ T5.39.217.77:8898至於人們不投票的原因,未登記為選民的和登記了做選民的,主要原因雖有重叠但也有些不同。未登記為選民的,他們不投票的最主要五個原因依次是:一、討厭政治;二、投票與現實政治決定沒關係;三、我不喜歡所有候選人;四、我的一票不會影響大局;五、看不見不同候選人與政黨之間有分別。tvb now,tvbnow,bttvb7 f6 T8 ?/ U- K  G) j

# y" u  L2 Z$ I7 E# Xtvb now,tvbnow,bttvb已登記為選民但不去投票的,最主要五個原因依次是:一、我對候選人或議題缺乏足夠認識去做一個好的決定;二、我不喜歡所有候選人;三、討厭政治;四、投票與現實政治決定沒關係;五、我的一票不會影響大局。也還有其他原因可能影響人們不去投票:太忙、對政府事務沒興趣等。公仔箱論壇& L/ Z# ]& y7 J4 k- B% N
公仔箱論壇; ^. D) c  L$ Q) Y! ]" N: \0 ?
以行動消除「投票無用論」
  Z9 z: h" }+ O$ t4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若香港的情況是類似,針對那些未登記為選民並說不想投票的和那些登記了的但沒去投票的,要促使他們投票,重點可能有點不同。首先要接受,要一下子改變那些「討厭政治」的人,應是較困難的。因此表面看來,要促使未登記為選民的人去登記及投票,會相對叫那些登記了但沒投票的人去投票較困難。要改變他們對政治或政府事務的態度,可能要透過長期的公民教育,改變他們對公民責任的看法才能達到。tvb now,tvbnow,bttvb( T! @4 Z5 t; C1 ~% P4 V8 G

; H  B6 G; A  v: f* J9 Q$ s2 h5.39.217.77:8898投票與現實政治決定沒關係這一點,在香港的政治現實下可能更強烈。同樣地,「我的一票不會影響大局」在香港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感受,要改變這兩點絕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香港反專制的各方力量必須能提出具體的方法,並向市民廣泛宣傳,清楚表明他們的一票如何能改變現實政治。這不能流於泛泛之談,必須是非常具體,包括了詳細的目標及方法,那才有機會改變他們的固有想法。即使成功的機會不大,但若能提出具體的方法去改變現狀,這些人仍是有可能走出來投票的。6 {( s. ?) {, m! ~

( j/ N: [1 \* G3 i5.39.217.77:8898其實若能做到這點,也可能同時處理得到「我對候選人或議題缺乏足夠認識去做一個好的決定」、「我不喜歡所有候選人」、「看不見不同候選人與政黨之間有分別」等顧慮。因反專制力量清楚向市民展示了他們的政治訴求,顯明與建制力量的分別在哪裏、並為能促使實質改變帶來希望,冀盼這能使他們踏前一步。但這宣傳不能等至選舉日前才進行,更要在選民登記階段就要在社會內廣泛傳播,那才有望促使那些未登記為選民的人先去登記,之後到了投票日再去投票。
6 Z/ }" [3 |; |7 ]公仔箱論壇
4 t; A0 I# m, y0 C, i' }9 z( n還有,按美國的研究,在未登記為選民的人中有不少表示了任何原因也不會令他們登記,但那些表示他們仍會有機會登記為選民的,18-29歲的人比其他年齡層佔的比例較高。若香港的情況是相似,反專制力量的宣傳工作應在年輕人間多做一些工夫,或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s1 Y% T$ l' H0 w+ T+ w- H

# z8 H+ B5 K# u( v5 D戴耀廷
  p4 d: ^; x" [)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