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羽絨被
, 描述: By 精神科專科 林震醫生 /震瞰人心
筆者最近在閲讀報章時,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報導,如去年日本東京一名男子與虛擬偶像軟件「初音未來」結婚,備受網民關注。接著又出現一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她為了表達自己對羽絨被的愛意,她已聘請婚禮策劃師認真策劃這場史無前例的婚禮。去年九月美國麻省一名女子與染血喪屍公仔「Kelly」結婚,她指「Kelly」是她一生中最愛,又揚言婚後人生圓滿。不少讀者也希望筆者能解讀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否其潛意識在作祟?
9 {2 r8 }1 A7 t/ E5 J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6 k( d# V0 ?' h& n' c
?, Q" e0 N6 n1 N& ^" E5.39.217.77:8898英國客體關係理論大師溫尼科特 (Winnicott),他提出的一個概念就是「過渡性客體」 (Transitional Object) ,這個理論或許能解釋以上的現象。客體理論認為嬰兒會先跟主要照顧者 (如母親) 形成非常親密、形影不離的狀態,再慢慢適應照顧者的離開與自己獨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過渡性客體」的需要,協助他們成為獨立個體。溫尼科特指出嬰兒會發現他們可以使用某一特別的客體,如物件、聲音、儀式行為等,作為處理其害怕分離或獨處的方式。5.39.217.77:88989 ~- Y( C$ m& b6 C& d# r8 [2 \
5.39.217.77:8898% r! L4 Q! o; ?! }: y, i8 l" [
$ d( [$ J" n0 h W" C
最典型的過渡性客體包括柔軟的毯子或玩具,嬰兒會把自己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這個物品上,過渡性客體能讓母親不在時給予他們安全感;對嬰兒而言,此客體是充滿著愛的感覺,它既代表母親又同時不是母親。每當他們緊張時,他們可能需要摸一下或抱一下這個客體,來彌補母親無法隨時隨地安撫他們的需要。
: W: p9 [0 o. t, B C6 ]" ^% h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2 }" R4 D2 K( }1 R
5.39.217.77:88985 l( b2 Y5 s: w, q& K
過渡性客體的意義會隨著成長漸漸消失,部份成人仍保留特別的客體,如最喜歡的杯子、最慣用的椅子和童年時一起成長的陪伴玩偶等,因為這些客體充滿著與父母親密的感覺。史努比裡的萊納斯,也有一個毛絨安全毯;憨豆先生去到那裡都會帶著他的小熊,這些也是過渡性客體的好例子。至於以上三個案例,羽絨被即柔軟的毯子,「初音未來」和喪屍公仔「Kelly」即童年時一起成長的陪伴玩偶。他們的行為看似極端和怪異,其實只是他們的潛意識與過渡性客體有著不解的情意結!公仔箱論壇" p& x a8 d! V$ I' [1 f
tvb now,tvbnow,bttvb+ {/ y) ~3 F5 B; l2 W4 I8 J ^( w
; r3 f7 Z! K3 W$ S6 U
Link:
/ Y2 Q. o Q7 E- k; C& v5 a5.39.217.77:8898https://www.drlamchun.com.hk/a/su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