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八十後」成為熱門話題,特別是經過反高鐵一役後,愈來愈多青少年加入社會運動行列。港府煞有介事聲稱要與年輕人加強溝通,於是高官紛紛在網上舉辦論壇。然而,這些表面工夫是否真的可以拉近政府與青少年的距離,不能不令人懷疑。公仔箱論壇6 L! k6 b9 Y/ X* {% ?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出席一個青年論壇,以過來人的身份誇誇其談,對年輕人指指點點。他一方面承認八十後的抗爭是基於對理想的追求,是出於對一些社會現狀的不滿,不能因此簡化為年輕人或所謂八十後現象;另一方面卻指摘年輕人只着重權利而忽略責任,對持相反意見的人動輒口誅筆伐,強調「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很容易車毀人亡」,長此下去,香港很可能走上一條不歸路。
) u3 g/ C6 K7 x6 P, a/ h
! x8 m8 e* l! Y5.39.217.77:8898近年來香港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爭拗無日無之,是不爭的事實。有調查發現,愈來愈多人認同以激烈手段進行抗爭,社會瀕臨暴亂邊緣,特別是一部分年輕人的抗爭手段愈來愈出位,時而圍堵,時而衝擊,時而肢體碰撞,每每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回響,說年輕人愈來愈激進,相信沒有人會反對。tvb now,tvbnow,bttvb9 |% B5 b! L9 {3 Q3 Q+ g2 R3 Q
' T9 \* k% [2 P' Z* G#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實際上,香港是一個成熟的社會,市民大多是理性的,所以,以激進甚至暴力手段表達訴求,絕對不值得鼓勵。問題是,香港社會紛紛擾擾,永無寧日,孰令致之?難道政府沒有責任?) a% T3 c0 e+ _8 s1 A7 A! K
$ T% ?% G' Y) C+ G! u; }tvb now,tvbnow,bttvb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唐英年指摘年輕人動輒口誅筆伐的同時,有沒有反省過,這一切其實都是港府漠視民意逼出來的。以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申亞風波為例,明明民意一面倒反對,港府偏偏擇錯固執,不僅堅持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更不惜扭曲民意,最終自取其辱,鎩羽而回。堆填區爭議也是一樣,公眾普遍反對利用郊野公園土地擴建堆填區,認為有違環保原則,惟港府漠視民意,一意孤行,最終不得不認衰收場。
$ j. V1 ^- o/ N;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n$ g# g: T1 I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市民怨氣日深,抗爭手段趨向激進,港府施政失誤頻頻,實難辭其咎,特別是所謂「八十後」問題,更是港府一手一腳造成。大家可以看到,今時今日香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貧富懸殊愈演愈烈,中產階級日漸萎縮,「M形社會」的現象日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向上流動無望,前途茫茫,加上面對就業、住屋等困難,產生仇官仇商情緒,甚至以激進手段抗爭,實在不足為奇。公仔箱論壇4 @4 O3 N& C% P. i
^' l7 g0 \/ I4 l" J q
難為唐英年還口口聲聲指政客用得最少的器官是耳朵,自己會引以為戒。其實,這一番話與其說是自我期許,倒不如說是自欺欺人。早前一項針對八十後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港府現時與市民溝通的方式過於保守,並傾向選擇性聆聽,部分行為更有「做騷」之嫌。tvb now,tvbnow,bttvb1 X; [7 F$ `/ F; [' o
- q2 X9 \6 C- Q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想當年五四運動,如果不是北洋政府喪權辱國,賣國求榮,又怎會有愛國學生的「火燒趙家樓」?又怎會引發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古人說,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歷史並不如煙,值得為政者好好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