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217.77:8898. x. [1 b; w2 Y% Z1 w
3 O) z2 {+ _+ E- `8 C0 ^tvb now,tvbnow,bttvb對於北約,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前和之後都說過美國考慮退出;關於亞洲,他在競選時說,日本南韓必須支付美國駐軍全部開支,否則可能撤走;敍利亞就更不必說,Twitter上一段貼文就宣佈撤兵;至於打了17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他也找到解套之道,丟給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未來阿國內戰廝殺與美國無涉。有說這就是特朗普的孤立主義,可是言猶在耳,美國捋起衣袖親自動手要推翻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力推反對派領袖瓜伊多上台。到了前幾天,美國制裁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切斷經濟命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筆記上短短一行字「派兵5,000到哥倫比亞」(5,000 troops to Colombia)引來各種揣猜。於特朗普而言,今次大動作的背後,一如歷任總統:美國利益在於拉丁美洲。6 |# {8 l" Y' i3 V' k6 w# J, B
公仔箱論壇' ~/ L" L0 f! S: v4 R% X- E- J
# M4 M5 l9 @: s美國不容他者插手拉美5.39.217.77:8898- t1 u @3 G" z" H3 b( W: W: S4 ~: ?
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做法,令人想起19世紀初美國總統門羅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那就是「歐洲列強對美洲各國的干涉,會被視為對美國不友好」。200年來,門羅主義被演繹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或者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反正就是拉丁美洲被美國視為後園,不容別人插上一腳。耶魯大學教授蓋迪斯(John Lewis Gaddis)1982年的《圍堵戰略/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談到美國對拉丁美洲的策略,引述前美國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的觀點,說得相當坦白:「即使是由民主手段產生,美國只會接受某一範圍的政治結果」。關於基辛格,人們一般都想到他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打開美中關係大門這事,不為意他在南美國家智利1973年「911政變」的角色。
6 I& G: Y. R& W/ l2 e# ?9 {9 g
* X( Z# f0 b( F5 Ttvb now,tvbnow,bttvb2011年初,國家地理電視頻道有一輯基辛格的訪問。在前段訪問中,基辛格談笑風生,70年代穿梭各國縱橫捭闔的大外交家身影躍然重來。說着說着,記者問了半句問題,「我想問智利的事……」,基辛格即拉下臉,時間像是凝住在這裏。他說,「停止一兩秒」,於是鏡頭中止。之後訪問回來,他談了智利問題,但是言不及義。1970年,智利左翼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大選獲勝上台;1973年9月11日,智利軍人發動政變,包圍總統府,阿連德發表演說堅拒辭職,同日身亡,經調查後說是「自殺」。美國被指在這場政變扮演推動角色,當時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就是基辛格。90年代末,美國陸續解密國務院文件,但基辛格要求當中的近千頁,必須在他去世五年後始可解密。不少人揣測,這些文件和電話記錄,可能包括中美關係、南北越和談,及70年代的智利局勢。5.39.217.77:8898, ?7 g1 z; ~' S; ~
7 t+ V6 [1 K8 w: b# @5 ?美國對意欲插手拉丁美洲的外來勢力堅壁清野其來有自,便是門羅主義,智利政變即為其一。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蘇聯中程導彈部署古巴,直指美國腹地。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3天的美蘇對峙時刻,把負責核武作戰的戰略空軍司令部提升至二級戒備。這是美軍1959年設立五級制戒備警告至今60年,唯一的二級戒備狀態;2001年美國911事件,只是從四級戒備提升到三級戒備。古巴導彈危機最高峯時,美國各地教堂都有祈禱人龍,盼望核彈陰霾消散。這場美蘇面對核戰的眼睛瞪眼睛式對決,以蘇聯領袖赫魯曉夫先眨眼結束,赫魯曉夫此後被黜,於蘇聯政治舞台消失。之後的歷史,是美國主導拉丁美洲,扶植右翼政權抗共,人權慘遭踐踏,華府視而不見。
W- q. r) J' i! ]% Y! u# Q公仔箱論壇
6 Z- H( Q( u- u" U干涉委國警示鄰邦中俄
% R8 f7 q, C; p. o5.39.217.77:8898古巴導彈危機後,蘇聯勢力逐漸撤出拉丁美洲,縱然與古巴仍然關係密切,遠不如導彈危機時的軍事同盟。美國則以君臨之勢俯瞰,防止蘇聯勢力再度入楔。1983年,美軍入侵格林納達;六年後的1989年,美軍再對拉丁美洲國家出兵。這次是手扼運河的巴拿馬,2.7萬美軍以保護僑民和緝捕毒販為名入侵,拿下這個對美國戰略影響重大的小國,生擒總統諾列加,帶回美國受審。當年戰爭一幕不少人至今難以忘記:諾列加進入教廷駐巴拿馬大使館尋求庇護,美國雖然不敢攻襲大使館,卻搬來巨型擴音器,對準教廷大使館猛播重金屬音樂。十天之後,諾列加走出大使館投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 O+ U) M: {2 m0 `
公仔箱論壇" s+ @% I# p+ j: i0 g2 c
美國「圍堵之父」肯楠(George Kennan)1948年曾言,「世上這些國家,我們不允許落入敵視我國的國家」,當中包括拉丁美洲各國。事隔70年,特朗普對委內瑞拉動手,顯然與肯楠思維一脈相承。俄羅斯衞星新聞的一篇專訪則指,委內瑞拉將成美國與中國的戰場,帶出的意涵是,如今已非美俄之爭,而是美中之戰。事實上,中國近年在拉美外交活動頻密,去年9月,美國召回駐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大使,「要了解該三國與中國建交的決定」,巴拿馬總統巴雷拉隨即表示要美國尊重巴拿馬主權。四個月後,美國對委內瑞拉突然出手,如此對待一個主權國家,白宮此舉明顯帶有警告其他區內國家況味,也是對中俄的示警。
2 F, I+ Z6 c9 o, t1 D7 ^- E: G公仔箱論壇( \* v/ q% _/ G- S/ h$ B. U, n7 o
委內瑞拉毫無疑問是強國過招的戰場,劍及履及的新冷戰已經到臨,避無可避。然而歷史的輪迴令人慨嘆,古巴危機掀起美蘇冷戰帷幔,如今則是另一拉丁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另一次眼球瞪着眼球對決恐怕不會太遠,今次要看是誰首先眨眼。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x/ H* c6 s2 A {
tvb now,tvbnow,bttvb9 L8 o7 e+ u6 s/ {/ V; u
安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