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宗怡豈能避責 王岸然
9 C% r7 S8 O J$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u5 i7 S' O* e; i9 H# J
立法會一 眾梁展文事件特權小組成員,寫出一個可說是本末倒置、邏輯混亂、狗屁不通的報告。梁展文貪圖利益,是人治觀念遺害,但一眾議員所謂的調查報告,何嘗不是人治思維下的政治產品?自由黨搞了一個民調,說64%市民認為俞宗怡的道歉不足夠,四成要求她辭職云云。市民沒有議員所掌握的資訊,判斷只是從傳媒或是議員 論說得到的印象,作用何在?自由黨以此為據放生俞宗怡,只是在既有立場上找尋理據,是「功能黨」的一貫手法,了無價值。
7 ^) T+ E1 Q, i: l: ]
4 s( v) u u; |- u- h* r5.39.217.77:8898由泛民到建制派的議員皆有共識,說俞宗怡「罪不至死」。首先,這不是罪的問題,俞宗怡肯定沒有犯罪,這是「責任」的問題,兩者完全不同概念,議員不應貪求一般人容易明白而濫用不適當的概念。一個「罪」字加一個 「死」字,令人對犯錯者易生同情,易有放其一馬的想法。事實上,問責就是問責,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俞宗怡承認疏忽而不用問責下台,是完全莫名其妙的一回事;因為報告的結論肯定梁展文有罪,議員可以猜度梁展文有「延後利益」,但梁早就退休,莫奈他如何,但何以不猜度俞宗怡與其下五名有份審批的官員同樣有 「延後利益」?懷疑延後利益與嚴重的疏忽行為,反而不須問責,議員的標準因人而異,十分明顯。5 @- q& e# \, E A: o# L- u: _: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X: g" w8 n: M
調查報告 欺善怕惡公仔箱論壇: M; l3 \/ S8 |; _
在比例代表制下的政客,只要有一定年資、有基本群眾,凡事可以得過且過,只要予人已經努力工作的印象便可以了。李永達在電視台公開要求廉署調查事件,便是一句便宜、沒有成本、但可以拿到新聞標題的sound bite,在政客而言,便是完成工作。9 a8 h$ p, J( s1 }) T; ?. `: P& t
tvb now,tvbnow,bttvb4 B) C1 w0 A: J8 n" J& p+ n# E' H& y
立法會的特權小組,享有比執法機構更高的調查權力,它可以憑特權傳召任何人,使其在宣誓下作供,若有違反,就是犯法,這是一般查案人員沒有的特權。立法會的議員經過二十三次公開研訊,向二十四名出席者取證,尚 且問不出什麼實質事情,請問廉署還可以查什麼?若然時光可以倒流,在事件發生之初廉署可以竊聽梁展文與新世界高層的談話,也許可以有些證據,今天還可以查什麼?李永達叫人查,只是一句廢話,目的只是增加自己的見報率。
/ }" X6 ]% Y0 b5 p2 R5.39.217.77:8898
" Y) t9 @) y% m; I筆者從一開始就肯定梁展文案不會有刑事上的責任問題,立法會各派要展開調查,以爭取表現,本無不可,但從一開始應要問問自己最終目的是什麼?藉調查找出高官退休後到商界任職的潛在漏洞,加以堵塞,作出建議,是其盡頭,但不符議員好大喜功的目的。tvb now,tvbnow,bttvb. z; ?/ n! I9 t d! t0 x# D& r
3 y8 y% g- U6 e; e- S2 ~查不出什麼之時,就濫用立法會言論免責的特權,對梁展文作出沒有足夠事實作支持的指控,什麼有「明顯利益衝突」、有「延後利益」的存在;若是法庭,梁展文要入罪,但立法會不是法庭,本身既沒有入人以罪的權力, 就不應濫用特殊身份對疑犯作出人格謀殺,這樣做不外乎欺侮梁展文無錢玩司法遊戲而已。若梁展文一如報告指控,曾經收取利益,報告理應一併指控新世界高層行賄公務員,為何又不敢這樣做?欺善怕惡而已,這與黑社會又何異!5.39.217.77:88980 b% \8 d# p* {# {" I
3 r- K9 Z. P. q# ^" C0 f3 T9 J公仔箱論壇筆者當然不是要證明梁展文清白,他鑽盡制度上的漏洞,心思極為細密,若不論道德操守,肯定是個人才,亦反映出新世界沒有請錯人,只是政治敏感度與政治保險的投資,皆有所不足而已。
3 m; @" X: p# V7 L! e, f& `" K2 J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K- D- ?$ X' p0 N
人治謬誤 不懂問責公仔箱論壇& v% {. }4 ~* l3 j5 x s% @1 ~1 N' z
議員的欺善怕惡,也反映在對高官的態度,六名涉事的公務員,只用上「深表遺憾」、「極度遺憾」、「表示遺憾,不能接受」、「沒有履行責任」之類的字眼,這一群高官的作為,根本就是與梁展文一樣嚴重,一樣是對商 界作出優待,以謀求退休之後的「延後利益」;這一境況,近年已成高官文化的一部分,議員可以在並無實證的情況下作出梁展文有收取「延後利益」的結論,為何對五名在任高官有不同評價?tvb now,tvbnow,bttvb" {3 Y" a' w9 b/ w, A( u3 j
! G w4 n+ W. g8 `# v. p: ktvb now,tvbnow,bttvb有議員說俞宗怡是一名好官,相信她的決策只是無心之失。這當然也是百分之一百的人治謬誤,大家轉一轉思維就一清二楚,也不用再作討論。俞宗怡面對不客氣的評語,選擇厚顏留下來,個人也許需要更大的勇氣,但就顯示出她不明白什麼是問責。曾蔭權也不明白,這個政府從來只是一個官僚政府,從未進入現代社會意義的問責政府。
4 P* o, z5 i! R
4 P2 I; _* G2 g) }5 T- }: U# l {問責的重要性,在於當社會對一件事件高度關注,或有激烈批評之時,問責官員就要第一時間請辭,以示負上責任。作為公務員正好相反,除非在制度上或刑事上犯上錯誤,否則不能懲處,這反而是官僚制度穩定的保障。
8 p1 }( r+ I \! \; v4 U* P2 S5.39.217.77:8898: `& G( H6 d* D1 e' M5 |
俞宗怡的情況,說她疏忽是合理評論,相信已是公眾認同的錯誤。但一句「汲取教訓」便不了了之,那就不能令公眾滿意,亦不符合現代問責制的精神。最起碼的做法是俞宗怡請辭,特首則以事情不算嚴重加以挽留,而公眾亦滿意處理。現時俞局長一句「我沒有想過辭職」,是她的意思還是曾蔭權的意思?官官相衞,兩人都沒有問責精神,都還是小官僚水準,是公眾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