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新流感在11月會進入另一波盛行高峰。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秘書長陳俊明表示,目前一些清熱解毒的藥方,或是補氣強壯的處方紛紛在坊間流傳。但是有些藥材的藥性對於某些人的體質並不適合,像是體熱火旺者才適合瀉法加以清熱;若偏寒體質則應採取補法。以免補錯反而造成身體更不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E2 V4 _6 T2 p* r
5 @& j( h- {7 n0 `8 a7 y7 s
中醫師陳俊明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一個人的精神、體力和各臟腑的活動功能維持在穩健的狀態之中,就是身體機能最佳的時候,也就是免疫力和抵抗力最旺盛的時間點。當身體機能過於亢盛或過於不及,就會產生病症。中藥調理強調,亢盛時要用瀉法,不及的時候就要用補法。因此,有口乾舌燥、目赤、面紅、舌紅,煩躁易怒,排便硬,尿赤者都是屬於亢盛,也就是火氣大,這時必須瀉火,可吃綠豆、冬瓜、苦瓜等;藉由瀉火來調整免疫機能。
6 d* v+ `$ } }. }* [)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y' t" ]$ L7 v$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若是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神疲乏力,說話聲音微弱,排便溏,小便頻數者則都是屬於身體機能不及,也就是氣虛,能量不足,這時就不可以吃寒涼之物,必須吃溫熱性的食物,如蔥、薑類等補陽氣,秋冬季也能增強防禦能力。tvb now,tvbnow,bttvb& S5 D2 v9 c2 S$ q# m% Z
' }- S7 v3 w" e u6 Q9 ?' \防新流感增強抗病力調養,中藥選擇同樣應視個人體質。中醫師陳俊明表示,火氣大的人應以寒涼性為主,如銀花、連翹、桔梗、板藍根、黃芩、黃連等。而氣虛寒的人,則以溫熱性的中藥為主,如黨參、人參、黃耆、乾薑、附子、肉桂等。醫師強調,這就是「以寒治熱」、「以熱治寒」,而能達到「陰陽平衡」的境界,也就是免疫力與抵抗力最佳的時候。tvb now,tvbnow,bttvb4 g, e+ c2 h9 p; N: [" U
7 h4 N9 ]% z' Y0 k
陳俊明醫師表示,其他辨證合藥方應用治療上,患者若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痰黃,鼻涕黃稠,頭痛,面紅目赤,舌紅口乾,脈浮數,治療宜解表,可用麻杏甘石湯合銀翹散調理。若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全身痠痛,骨節痠痛,喘咳,痰白稀薄,鼻水清稀,口不渴,舌苔白薄等,治療可用麻黃湯合荊防敗毒散。而若為重感冒,高熱,汗少,頭昏脹痛,肢體沉重痠痛,胸悶,嘔噁口渴,口中黏膩,小便短赤,治療可用香薷飲加減。
" f4 e& @& m9 u& E- \2 @2 u1 `公仔箱論壇
5 q/ L( U0 d1 f0 R3 w2 e; X4 `9 G9 J公仔箱論壇穴道保健部分,陳醫師表示,可取風府、風池穴,幫助調和氣血,清熱解表,疏風散邪,醒腦開翹。還有足三里、合谷穴兩穴合用,可調整全身功能,通經活絡,清熱,理氣止痛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