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學聯會自設英中名單,可謂給教育局賞了一記無情的耳光。數月前,英中聯會仍然是教育局推行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的主要盟友。還有一年,微調政策才正式實施,但事態進展已經清楚暴露政府在教育事務上管治乏力,曾蔭權政府的跛腳鴨時期,正由教學語言問題開始呈現。tvb now,tvbnow,bttvb! W4 z0 K0 }% r* A' O
( V9 `% c# K" y- n' i" u5.39.217.77:88985月底,當教育局決定推行微調政策後,中文中學聯會的執委即以「總辭」來表達極度遺憾,「總辭」決定其後並得到會員大會議決支持。如此強烈的抗議舉措是空前的,正好反映出教學專業的重大價值已受到嚴重干犯。tvb now,tvbnow,bttvb( F7 _4 x. A1 n2 b- H5 q
- H6 i/ r! g3 R7 K% [9 y9 [- a5.39.217.77:8898中中聯會反對微調的立場是早已公開的,英中聯會的立場正好給教育局手到拿來,平衡一下。9 L9 T; n% o" I0 H( j*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6 [6 i$ e4 F3 }/ r% z
英中聯會對標籤效應的說法本來和政府一致。該會在致立法會的意見書中清楚表明,微調政策可以取消中中或英中之間的純粹二分,從而減低標籤效應。這個觀點和教育局一致,均只側重取消學校層次的標籤,卻完全沒理會更細緻化的問題。微調政策最惹人詬病的一點,是標籤效應由學校滲透至班別上,這樣的更細緻的劃分,通過「母語學習=次等」的錯誤,對學生自我形象和學習信心等的影響,雖非不可彌補,卻是極為惡劣。公仔箱論壇; k! d8 W+ ]1 e3 t
# ^: ^8 w, a6 b8 K0 Z
使人詫異的是,事隔數月,英中聯會修訂其會章,讓全校只要有一個年級的學生以英語學習的學校申請為「附屬會員」,全校均用英語的,則為「正式會員」。其實際作用,在於保留了一份純英中名單,讓英中的標籤在家長選擇的「市場」上繼續發揮效用。教育界早前提出劃分「全英中」、「不同比例的英中」的預警,不必等媒體調查披露,已可借英中聯會的會員名冊實現。tvb now,tvbnow,bttvb% Z' e$ D, b4 V3 V, T0 n6 \
公仔箱論壇) S8 ~% K7 y0 t9 r. F( R! v
, N0 v; O4 z4 ~& x7 x/ V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局管治可謂毫無威信' K, C: @. ?0 S
這種做法,等如維持學校層次的標籤,將教育局所謂取消二分標籤置之不顧,將微調政策本已薄弱的理據一舉掏空。教育局之會落得如此尷尬,底因在於決策時漠視專業價值,而只知使出分而治之的手段,仍然沿用1980年代那種協同團體的策略,卻不知道協同主義(corporatism)的方式,若無強勢管治或足夠認受,必然危如累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1 h# X3 ~4 G+ e# r2 A
8 R, e; `4 A# v* j6 X( k1 H
近年大部分教育政策均受強烈批評,認受性不足迹近不辯自明,至於管治者的強勢,經歷母語教學爭議、教育改革混亂、教師壓力過大、校本管理訴訟,以及干預教院事件等等之後,早已虧損淨盡。5月有中中聯會執委總辭抗議,上月底更有身兼學校議會主席的中學校長致電電台,公開質問主責課程的官員通識科雙語卷出爾反爾的做法,以致今天出現純英中名單,教育局的管治已可謂毫無威信可言。這種管治力量的虧損、認受性的貧乏,其實也和曾蔭權政府的其他政策如出一轍,教育界早着先鞭的,大概只是盟友公然給政府的一記耳光。
0 y$ U# n% @. T& r8 {2 \; j( E2 R公仔箱論壇
5 E5 ]; h8 ]6 Rtvb now,tvbnow,bttvb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