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g6 X2 [$ A/ y/ ~' W! v* J2 M
+ U- A9 W- f5 T' H- ]* G7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幾乎全世界都反對、說不出任何團體支持的情況下,「送中三人組」林鄭、鄭若驊、李家超的辯解就是所有外國政府、議員、駐港領事和香港法律界、新聞界對送中條例「不了解」「被誤導」「過慮」。
: T: R2 Z# U/ j! d'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n( p: O; r" H5 j4 O: h
假定他們的說法是真的,修例如此難以了解,連大律師公會12位前任和現任主席都不了解,連上訴庭前副庭長都不明白的話,那麼三人組說送中有法庭把關,那些不明白條例的法官如何把關?
% T z- T& ^& E' G/ M) |& d; ], ^tvb now,tvbnow,bttvb: M( r. L# F& a J, w5 x9 p+ I
世界上任何學問,除了自然科學尖端理論之外,一般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包括法律條文,如果不能夠用一般人都明白的語言表達,讓普通人明白,實際上很可能是提出有關知識或條文的人自己都不清楚不明白。文明社會審案設陪審員制度,就是相信普通人用普通常識都能夠對複雜案件作判決。
. X0 Z) U# D- H% F0 |& Q+ I$ q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 K0 B6 `1 j- ~7 Q- Q
事實上,真正不了解修例的,就是「送中三人組」。他們只知道中共急不及待的逼特區政府提出修例,卻不知道中共的真正目的。林鄭拿台灣過橋,這說法已經破產。說甚麼補「漏洞」,甚麼健全法治,都是硬銷的歪理。既要健全法治,何以拒絕大律師公會到立法會討論?何以拒絕同陳景生大狀討論?既說法律界不了解何以又拒絕向他們解釋?. M5 {+ I. w% z2 p
5 ?; F2 Q9 D8 \, A% z
三人組說不出一點稍具說服力的道理,官員與建制派已顯示前所未見的蠻不講理,他們只想霸王硬上弓,盡快依仗多數暴力強行通過。3 A6 h4 D' ]2 V+ q
0 `" L! B. l' Y2 ~7 E
現在社會有各種猜測,有說因為中共缺錢,發窮惡,想把大陸權貴「走資」到香港的錢,藉送中例強劫回去;有從張建宗指「修訂已涉地緣政治」、「涉國際政治因素」,而猜測與孟晚舟案、中美貿易戰有關,是利用香港反制美國:你抓我的人,我以後也會抓你在香港活動的記者、商人。中共基於甚麼動機,無人確實得知。
& x' e# g3 u8 }% o. B公仔箱論壇
( Y2 h$ j$ h6 P2 E公仔箱論壇真正了解送中例的,是具有正常認知的法律界、新聞界及一般市民。中國如何「依法治國」已經有太多例子了。
9 Z" I6 Z2 Y" @5 o! Y0 d: K5 ytvb now,tvbnow,bttvb
' A' n( j8 v7 q/ @5 j) k' x公仔箱論壇香港和世界文明地區的法庭判決,或判有罪或判無罪,但在中國法庭,基本上是沒有判無罪的。在實行普通法地區,無罪判決率一般在20%左右。中國最高法院的工作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無罪判決率為0.084%,即每萬名被告人中,約有八人判無罪。如果排除了民事案件的無罪裁決,只限刑事案件,那麼中國的無罪判決率就趨近於零。「逃犯」送中的結果,就是100%會定罪。tvb now,tvbnow,bttvb& M/ f& J5 S/ b
7 J+ }; I5 l# d" M1 s5 J' q3 e, a
鄭若驊說,相關人士在大陸若覺得司法不公,可以提出申訴。鄭若驊可以在大陸近70年的法庭案件中,舉出一個上訴成功脫罪的例子嗎?我的印象是沒有。但上訴卻遭發回重審反而被重判的例子倒有現成一個,就是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留後,今年1月加拿大公民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就走私冰毒上訴,法庭將去年判15年的刑期,改判死刑。美國法學教授Donald Clarke說,「我以前也見過在我看來不公正的案件,但想不起來任何一個案件如此明顯與被告的有罪或無罪無關。」
0 G! e: O1 G8 L1 j3 V4 ]) rtvb now,tvbnow,bttvb
9 C4 C4 L) @2 F4 N這就是香港一般市民都了解的中國司法,以及為甚麼特府要訂送中條例——就是直接將大陸的政治代替司法的暴政架到香港700萬市民頭上。它跟法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就像Schellenberg案的重判與有罪無罪無關一樣。這是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
- A3 @* W) K' L2 i L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X6 f7 n+ ^* j! o
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