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看淡大市嫁禍擦鞋仔 大炒家拋空真相大白
5 D5 E4 x+ h6 |5 vtvb now,tvbnow,bttvb+ f: ~$ J: Q' K8 w-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x! n
甲、
+ B% C5 N% j# W1 [ I1 |% B3 @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y5 Y2 u q& q0 m) [
小休歸來,竟有數宗「意外」要「處理」,「孤注一擲疑雲」便是其一。
" H/ {; X+ V, C"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P" ^- n1 g- Q! p/ _tvb now,tvbnow,bttvb二月十八日本欄談及電影The Big Short,一如拙文所示,筆者並沒有看過電影,友人相告時,筆者誤「沽」為「孤」,因此批評這個譯名不到家。筆者這種看法不應有錯,問題是細心看大版的編者好意地替筆者正名,把「孤」改正為「沽」,這當然是要感謝的,可惜,內文衹字不改(亦未通知筆者刪改),遂令拙文看來頗可笑和荒謬。《沽注一擲》是不錯的譯名,雖然筆者仍認為因為未點出貫穿這本書(和電影)的「三家對衝基金四狂人」先天下看淡而拋空的歷程,為美中不足,但《沽注》已甚切題。5.39.217.77:8898& q" n/ v: }" |8 w. Q! z( G
; F. o* ?8 L& m0 a0 }同日Fairdinkum在《信網》上的留言,「擊中要害」,[錄録]如下︰「林生可能有少許誤會。此『沽』不同彼『孤』。『沽注一擲』妙就妙在諧音『孤注一擲』。沽者short也,其實非常貼切抵死。林生的異議,對『孤注一擲』而言,是非常的有道理,否則『沽』怎會是『購貨』呢?莫非買Put乎?要在投機市場搵大錢快錢,往往要從shortside著手,但風險極大。如要成功,除了出手去『空』外,內心也要『空』,千祈不可執著。故成功的『空手道』(林生語),堪稱為『大師』也!林生的譯法『空手道高手』,如轉換為『空空大師』,似乎更潮,更有『夢幻泡影』的味道。不知以為然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 V" c6 M7 a, D
: ~$ y6 ]3 N f6 N- b千錯萬錯,錯在筆者不知「行情」,太過「離地」(少進戲院;印刷媒體上的電影分類廣告,不知在什麼時候已不再見),連戲名亦搞錯。tvb now,tvbnow,bttvb8 b" Y; ?2 b5 k% D; Q _/ R' x, o
* F: g" _3 E7 Q i還有,不知何故,編者把筆者寫的「龐茲」改為「龐氏」!?筆者「數十年前」已在本報介紹「龐茲騙局」,二○○七年八月十三日的〈以新債養舊債龐茲名留金融史〉(收《次按驟變》),再説龐茲(Charles〔Charto〕Ponzi,188?-1949;生年不確)的欺詐伎倆之餘,尚於文後強調指出內地著名英語專家陸穀孫教授編彙的《英漢大詞典》把Ponzi譯為龐氏,雖合「慣常使用法」,筆者卻認為不大妥當,以Ponzi姓龐茲而不姓龐,嚴格來說,可把之譯為龐茲氏,卻未免太纍贅。筆者這種看似吹毛求疵的「堅持」,其實是有所本,即我們不能把肯尼迪(肯尼地)稱為甘氏,因他姓肯尼迪而非甘姓……,把Ponzi譯為龐氏,除可能引起此公姓龐而非龐茲的誤解外,不通西文者還可能以為是中國人。5.39.217.77:88985 T0 S% D" L6 D* c+ _
& Z* u2 L/ }2 A- U8 i* G) H! B+ O6 a
筆者無意要把譯名統一化,惟在拙欄中出現自己反對的「異譯」,便非筆者所樂見。因作此簡略説明。7 k, T) r5 c5 @ @2 s& P6 w
5.39.217.77:8898$ i6 L9 @1 v; M% a$ f0 Q5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g) i! D% f, \4 u8 o2 `6 X
乙、5.39.217.77:8898. G+ [* C! b7 M& l( s7 i! @
2 g$ y4 B1 i0 V, r G有點「禍」不單行的況味。近月兩三次提及肯尼地(肯尼迪)總統的父親約瑟夫(一八八八─一九六九)因聽擦鞋仔大談股經「唱好」大市而及時從股市獲利回吐和沽空的軼聞,以為是得意之筆,哪知舊同事S君從水牛城來電,指出此事有蹺蹊──他用蹺蹊一詞,是不忍直指筆者引述有誤。事實是,他説,當年根本沒這回事!這麼説來,出錯的豈止筆者,因為迄去年下半年為止,所有有關約瑟夫.肯尼地洞悉先機、見好友炒家所未見的投機心法的「文獻」,都如是説。# \+ V, K) X- l- [/ o( T5 C
tvb now,tvbnow,bttvb: H; U. c! [) E+ a: @
原來S君在一本去年出版的書中,發現這點如今已非秘密的秘密;筆者未讀此書(在來港途中),S遂把相關節章(第六章)傳來。
3 R; l( z% A2 X公仔箱論壇
2 z& q- i. N& [6 p8 Ttvb now,tvbnow,bttvb經常為財經刊物撰稿的紐約律師理察.法利去年出版的《華爾街戰爭》(R.Farley: Wall Street Wars: The Epic Battles with Washington that created the Modern Financial System),對約瑟夫的發跡,有很細膩的描述。應該一提的是,本書書名副題展示的,正是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美股大崩潰引緻世界經濟大蕭條後,美國政府痛定思痛,決心要「規範」華爾街的金融活動,但華爾街中人起而「奮戰」、力爭「最佳」立法的過程。約瑟夫在此中扮演重要角色。
1 o0 c# L7 \- u4 Itvb now,tvbnow,bttvb" g; Y0 T0 @, v% }- @
約瑟夫為第二代愛爾蘭移民,於二十年代從「重組荷裡活影業公司」賺取第一桶金,惟他的發財主要在炒賣股票上有所斬獲──在多次數名炒家連手「造市」的股票炒作中,輸少贏多。在這些投機活動中,最著名的當然是據説他聽擦鞋仔誇誇其談,大駭,於不動聲色間,不但賣清所有進而賣出所無即拋空股票大獲全勝的那一次!
# u) x. |$ \) s5.39.217.77:88987 K) q. G: H6 ~# w5 c. D) w& n
在時人相信股票衹會上升不會下跌的樂觀氣氛下,華爾街中人大都認為股市升勢有餘未盡,便在此關鍵時刻,約瑟夫把「所有籌碼換成現金」後再拋空,把所得悉數購進國庫券,僅此一役,令他躋身美國富豪行列。是什麽促使他作出此一逆市的決定,約瑟夫從未清楚交代,當被記者問及時,他非常隱晦地説是受一位擦鞋仔的啟發」,那位擦鞋仔,他雖沒有點名,但大家都知他何所指,因為那位當年二十二歲、自號「華爾街擦鞋匠」(Boot blackto Wall Street)、在華爾街六十號門前擺檔的意大利裔年輕人波隆那(P. Bologna),是擦鞋高手,更是吹水大師;由於他的顧客絶大部分是股票經紀和炒家,和他們的寒暄交談,令他自我感覺良好,以消息靈通、貼士奇準自詡;當好事之徒尤其是對八卦新聞鍥而不捨甚至生安白造慣於無風三尺浪的記者,問是否他的測市偉論令「大亨」肯尼地賺得盤滿缽滿,他麵有得色但「謙遜」地説「無可奉告」、「你們去問K先生吧!」。虛虛實實,遂令此事「弄假成真」!
# j% {9 B& | z+ O5 Q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0 w' Q# W9 Q6 h4 K7 U- ~' Y, m
約瑟夫.肯尼地為何不公開承認他準確預測股市將見頂回瀉?法利的剖析大有道理。約瑟夫當時堪稱有錢人,而他深知「有勢」才不會有失,因此想盡辦法要躋身上流社會及政界,與政商名流平起平坐,才不緻在金融圈受歧視;當時華爾街中人幾乎人人看好後市,約瑟夫若不假借波隆那之口,他的清倉甚至「沽空華爾街」,肯定會被這班大好友視為局外人,還可能被「誣指」大跌市因他沽空引緻,如此他便肯定會被排擠在「上流」社交圈外,尋且成為華爾街千夫所指的過街老鼠,要當「名流」的好事成空。約瑟夫技巧地(其實是狡猾地)把「天下之惡」歸諸波隆那,輸得昏天黑地叫苦連天的股民便不緻把矛頭直指他身上。約瑟夫有此用心,從他不出麵否定「波隆那教路」的傳聞可見。
8 r' G! h8 Z) X, H' }) S) L公仔箱論壇
3 A" M' y6 A/ B3 E2 u I約瑟夫.肯尼地工於心計,不惜一切往上爬,他認為在社會上特別是政治上沒有影響力,在「極端意識形態」降臨美國時「我的財富可能減半」。蘇維埃政權於一九二二年成立,肯尼地有此憂懼,不足為奇。約瑟夫看透資本主義製度的本質,因此非常親建製,在股市上翻雲覆雨大牟其利後,出任不少公職(如海事委員會第一任主席、證監會第一任主席和駐英大使〔一九三八年至四○年〕)「回饋社會」。在證監會主席任內,他大有建樹,改變華爾街是賭場形象的,諸多立例立法,約瑟夫可説功不可沒;而在建立合理、公平交易規則過程中,他曏來予人以「股市暴發戶」(Upstart Market Plunger)的印象漸次消除。約瑟夫所以能在公共服務界出人頭地成為名流的其中一項因素,是與他識於微時的F.D.羅斯福在官場上平步青雲,最後甚至當上總統(一九三三至四五年在位);羅斯福對這位禮貌周到出手闊綽的老友,關照有加,自不待言。約瑟夫長袖善舞,擅開「後門」、擅走「內線」,為本身牟取最大利益;一九三二年美國解除禁酒令,他即與小羅斯福(占士)結伴同游蘇格蘭,名為訪舊但「順便」取得蘇格蘭名釀Gordon'sGin及Dewar's Scotch的美國銷售專利權,及後沿此路進,又獲進口加拿大酒的獨家牌照,幾乎壟斷美國的烈酒市場。其時酒禁初開,人人合法轟飲,酒業為肯尼地家族帶來巨大財富。約瑟夫知道賣酒專利不能久長且賣酒賺錢並不體麵,遂轉在地產上投資,他購下芝加哥最矚目的地標大廈商品期貨交易所,成為肯尼地家族總部亦令他名列地產大亨榜。公仔箱論壇" y! p" r* Q/ ~) Y
( N1 A E9 c' c" u1 T# h$ x
為保家業,約瑟夫積極培養、鼓勵後代從軍從政,雖然取得亮眼的成績,然而代價極大!他的大子死於二戰,二子三子於六十年代起在美國政壇大露頭角卻均死於暗殺,這些港人耳熟能詳的事,便不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