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J; h1 b8 a* n9 _! u
' |8 w7 r' S; B% D& L5.39.217.77:8898每年美國社會保障局都會寄信給我,告訴我假如今天我達退休年齡,每月可享有一千多美元的退休金,我的配偶將獲得同樣保障。假若我不幸身故,我的遺屬、包括妻子和未成年子女,每月也可享有類似的生活費。又假設我不幸變成傷殘,同樣地,我及家人每月也可以獲發一筆足夠各人維持基本生活的金錢。我年輕時,曾在美國工作逾十年,因此被納入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我的家人,不會因為我的老、病、死而頓時失去經濟依靠。我自己的退休生活,也獲得基本保障。每次收到美國社會保障局的信件,心裏總有一陣莫名的安慰和安全感,深感美國對該國人民的承擔。美國是否福利國家?非也!事實上,在國際經濟合作國家(OECD)之中,美國的福利可算是最保守的了。
3 T, m l% v+ |% a7 ~- _9 g公仔箱論壇
4 J" C0 C5 y* `, b& o. }3 O0 @tvb now,tvbnow,bttvb1996年從美國回港,我跟隨老師莫泰基教授,與他在香港社會保障學會研究香港貧窮和退休保障。1997年提出一個經精算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此方案後來成為民間方案的基礎。1998年加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社會保障委員會,其中主要的關注是老人貧窮及退休保障問題。我們邀請了香港大學精算系教授陳小舟,替我們的方案做了五十年的財務推算,證明民間方案在財政上可行。及後,我們將方案交予政府,並曾與中央政策組開會交流,以及籌備一個公開的研討會。
+ L+ J( _/ I: W5 q/ P,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g0 x4 G2 a8 _5.39.217.77:8898很可惜,民間的努力並未得到政府正面回應。與中央政策組合辦的研討會無疾而終,七十多個民間團體繼而組成一個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轉眼間,這個爭取運動已十多年,莫教授已退休多年,陳教授亦在退休後不幸過身,不少參與爭取全民退休保障運動的長者,在爭取期間已離世;但在繁華的都市腳下,仍然有很多長者要靠執紙皮維生。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在街頭上負責粗重清潔工作的、在公廁內做清潔的,有多少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根據社聯的研究,2011年上半年竟有33.4%長者屬於貧窮住戶,老年貧窮人口達29萬人。但在我們爭取期間,香港的人均本地總產值卻增加了超過五成!政府的外匯儲備亦增加了四倍,至兩萬三千多億!幾乎等於十年香港特區政府的經常開支!
. R* P2 W$ p7 F8 o6 t;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I( p6 X) x$ G7 R: b
香港老人貧窮的問題,已達到可恥地步,任何爭取進入領導位置的政治力量,都不可能迴避這個問題。在競選特首期間,唐英年建議將生果金增加至每月三千元,梁振英也不甘後人,承諾將生果金倍增為「特惠生果金」。現在梁振英當選,當然要履行承諾。但他的建議一出台,立即引起廣泛爭議。因為資產審查制度不但要保留,而且更延伸至七十歲或以上的申請人,一律要申報。我們認為這是走回頭路,與民間推動全民養老金的方向剛好相反,因此堅決反對資產審查。$ I) X2 W' E: F+ f. s
9 H6 ^) F; P% ]/ }& }3 U5 x$ ~5.39.217.77:8898長遠令香港破產?
* U8 K& G4 p: F/ }% w6 c7 x- _4 q5.39.217.77:88985.39.217.77:88984 O1 @: n+ g: Y0 [2 j- E( f
可是,我們的立場,迅速被打為民粹政客所為、不負責任、把香港的資源派乾派淨,甚至沒有政治道德!政府亦指取消資產審查會令每年「長者生活津貼」的開支由62億增加至136億。而且由於人口老化,有學者指出,到2039年,每年額外開支達262億元,甚至每名納稅人要為此負擔8700元!
' O0 f- f# p! A$ [7 p+ K% ~2 m& N; z9 f7 T3 q
讓我一一回應上述的指控。首先,我們認為這個「長者生活津貼」只是一個過渡方案,真正目的是要建立以社會保險方式亦即供款式的全民養老制度。我們從來沒有想像過,這個非驢非馬的四不像方案,會千秋萬代地延伸下去。因為只靠稅收支付的社會保障,往往最不穩定,甚至不能持續。所以我們建議不設資產審查的雙倍生果金,最多只行五年。在五年內,我們應該過渡至一個全民的退休保障制度。把額外支出推算至二、三十年後的天文數字,把我們打造為不負責任的民粹政客,不是有心抹黑,就是完全捉錯用神。
9 z1 C/ c7 `' {
, Y* ~) U( {2 W3 ^3 X7 Xtvb now,tvbnow,bttvb只幫助有需要長者勿浪費公帑?
9 T+ f% i- T6 c( `3 A5.39.217.77:8898$ S. D) v) m- v+ m
政府重申,此計劃旨在扶貧。把寶貴資源派給沒有需要的長者,是浪費公帑。這一點也得到最多學者認同。沒錯,既然扶貧,當然要審查。但我們不是已有綜援制度去幫助窮人嗎?為什麼要多加一張扶貧網?關鍵就在於目前的綜援制度失效。樂施會研究指出,現在有十八萬長者申領綜援,但同時有十六萬長者雖然符合申領資格卻沒有領取綜援。問題就在於「衰仔紙」及以家庭為單位的申領制度,令這些貧窮長者卻步。要有效地扶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革上述制度,讓貧窮老人可以以個人身分申領綜援。且新方案只有2200元,根本不夠生活,怎樣扶貧?
- C8 I- E' d4 o,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7 W+ _% |6 m9 d# w% d
針對性總較全民性好?
7 [) ]2 A) I1 t7 U9 A1 l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9 Z. R$ _, q0 t+ a; Y! z! _
嶺南大學經濟學家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但不公平,因為它對有物業而不用交租的長者傾斜;而且引來道德風險,因為有長者會將資產轉移至其他人以符合申領資格,更大的問題,是資產審查不鼓勵儲蓄,令中低收入長者寧願盡花費積蓄,因為儲蓄的後果,會令自己損失每月兩千多元的收入。此外,審查還有標籤效應,令部分長者感到難堪。審查工作亦會帶來額外不少的行政費,去年社署審批長者綜援和生果金的行政費達四億多元。tvb now,tvbnow,bttvb* h' \& a8 ]3 U2 d, C
8 |( _) R: G" I$ K3 o
要求撤銷資產審查不道德?tvb now,tvbnow,bttvb0 C. i( S$ v# I5 a( x
/ d! ~1 \& e4 y1 V
退休保障制度應該是全民性還是針對性,在學界和社會爭論多年。例如自七十多年前美國實施了全民退休以來,一直仍有此兩派的爭論。上任小布殊當總統時,亦曾嘗試把退休制度私有化。有學者認為全民性的保障制度必然帶領社會走向破產,亦有不少學者指出全民參與的制度才有持續性,互相用道理和數據去爭論。不過卻鮮有攻擊對方不道德。為了打擊政見不同的政黨或學者而採用抹黑或人身攻擊,實有欠風度。
5 P9 M; k1 x; |# d5 Y- ]: p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 X0 F: w- N3 U$ y2 J% `
我亦聽聞過一些經濟學者說,若香港最終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他一定會移民!但我敢保證,他要移民去的國家,一定有全民退休保障!- K9 p8 C( h& h9 O
- A. F0 B- o2 D( v/ N$ |, c3 h2 u, n
始終「長者生活津貼」只是一個未經諮詢的小圈子候選人政綱,為什麼不容許別人反對?我們在退休保障制度上有清楚具體的目的地,梁振英的方案並非我們認為的正路。走了這步回頭路,要推動全民退休保障就更艱難了。用免審查的生果金過渡五年,政府財政上完全負擔得起,長者供獻了一生,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有何不可?
, T) w; o! @9 I5 Ptvb now,tvbnow,bttvb$ h: u& B* G, X. g T! L, x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