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成年問題增 過度活躍症影響終身

提到過度活躍症,很多人以為事不關己,或誤以為隨著兒童的成長,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但專家表示事實正好相反,如患者年幼時缺乏正確和持續的治療,長大後病情非但不會受控,更可能對其工作、社交和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和壞影響。文:Chris 圖:星島圖片庫  長遠損工作發展tvb now,tvbnow,bttvb, d! p+ E( E9 G6 Q/ N, ]' w! U' v
  養和醫院
" Y$ F7 y6 A; \& U( v1 f; f: b" c& l% v公仔箱論壇臨床心理學家李永浩博士(上圖)指出,很多人對「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存有誤解,以為只屬小童獨有的疾病,長大後多會有所改善,故即使子女出現病徵,均甚少正視問題。但其實小童於學習階段,正最需要「專注」以便學習,如患此症學習進度即會大受影響,平均智商亦會低五至十度,影響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病症並不會因年齡增長而消失,如缺乏正確治療,患者將來在工作上,亦會因工作效率低,致難以完成較複雜的工作,對其事業有重大負面影響。研究也發現,患者因缺少自控能力,更易因衝動而濫藥和犯案。更勿論由於難以自控而被標籤為班中「壞學生」,進而影響社交,難以結識朋友而獨來獨往。
" O# L6 @* t7 |2 z( ^4 C公仔箱論壇  壞情緒添家庭壓力5.39.217.77:8898$ p2 j2 r' H3 Q# A$ w+ }) w- b5 i7 e9 M) V
  研究發現,約3至5%的幼童,會患有不同程度的「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患者中男童比例更高。估計是因腦部控制專注行為的區域失衡,導致病童缺乏專注事物和自制能力所致。患者可分為專注力失調和過度活躍兩大類,而個別病情均有所差異,甚至兼有兩種症狀。「部分病童家長,未能認清子女行為是因疾病所致,而整日自怨自艾,甚至影響與家人的關係,令整個家庭均備受壓力。因此父母要知道子女並非故意作對,只是因受疾病影響而難以自控。大部分病童在冷靜下來後,都會對自己之前的行為感到抱歉。」李博士補充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 B0 ~% g! P$ c
  忌責打必須正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b" q9 c& L& ~" t
  李博士稱,如子女在不同場合,都持久出現徵狀,包括坐立不定、做功課時心散、性格反叛、無耐性,又或常打斷他人對話,即有可能是已患上此症。但家長不可單看表面行為,即斷定子女患病。建議有懷疑的家長,於子女四至五歲時,讓他們接受專家的測試及觀察,以便確診。受病情影響,病童更可兼患其他發展障礙,如讀寫障礙、行為及情緒問題等。李博士建議,病童家長應先判別子女頑皮、學習不佳的成因,是否因疾病所致,必要時給予雙方獨處冷靜的時間。切忌一味責罵,這非但無助情況改善,長遠更會影響親子關係。5.39.217.77:88989 h3 X8 j0 x( v7 T) F5 V! I

8 s' o6 B' g# i( N- q3 Ltvb now,tvbnow,bttvb多方位配合治療
. E8 z* E$ m2 }1 |7 e! e  治療此症,必須得到家長、老師的配合,從多角度作長時間治療方能見效,六至八歲前治療則更易回復正常學習。除利用抗抑鬱藥物刺激腦部,改善過度活躍症病情外,專家會先讓家長了解,他們的情緒也可刺激到子女病情惡化,故不應隨便發怒、責罵或表示煩厭,相反,接納和關心有助他們康復。專家同時亦會教授家長各種正確的應對治療方法,讓其在家中持續治療和訓練子女,並定期跟進情況。而最後,亦須與學校和老師保持良好溝通,讓他們用正確態度應對病童。同時盡力協助病童建立社交,讓其他小朋友了解其「頑皮」只是因病所致,而非「壞學生」。患者持之以恆,病情多可得到適度改善,有望重回正常生活。tvb now,tvbnow,bttvb, y$ U) L3 z$ d) T
  三大相關成因
/ |' W' b5 G; q, y  現時醫學界對「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的成因仍未完全了解,但綜合以下幾個因素,均可影響導致患上此症。7 S; o" c. R. b: y$ U6 G! c
  1. 遺傳因素:受家族遺傳影響,有親人曾患此症的兒童,患病風險會較高。如雙親患有此症,子女患病機會更比常人高達數倍。
# r5 T8 M/ V4 A& B1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內分泌失常:先天的腦部發育有問題或意外受傷,均可令腦部內的多巴胺和各種內分泌失平衡,影響個人的專注和自控能力。* D6 d# O% f6 x8 o; y* U; ~9 P- q8 j
  3. 飲食不當:如長期吸入過量的鉛等重金屬、味精、防腐劑等,或營養不良,均會影響兒童腦部發展,最終增加患病機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