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7 08:25 AM 編輯
/ g( G1 t9 U& U+ A* J& Q8 G
& [5 U6 f. O: w特首敬華叔 應准王丹來港 李平5.39.217.77:8898& Y3 v) Y# x; }& `: r5 F. U4 J
tvb now,tvbnow,bttvb, H' s, S" }1 y0 X
司徒華病逝當日,特首曾蔭權就發表聲明,推崇華叔致力推動民主發展,「崢崢風骨,深受各界尊敬」。曾蔭權早前又到皇后像廣場,向華叔致祭,似乎向外界表明了尊敬華叔的「各界」包括他在內。不過,如果曾蔭權真的敬重華叔的崢崢風骨,如果曾蔭權不想讓年輕人再度對政治人物的言論投下不信任票,最實際的行動,莫過於酌情准許王丹等人來港祭悼司徒華。5.39.217.77:88988 J @8 ^" Q1 m3 w8 F9 e
2 G# r( }: b( ~. s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對王丹、吾爾開希等民運人士希望來港祭悼司徒華,立法會議員,包括一些建制派人士,都公開表示港府應開綠燈。曾蔭權拒絕公開回應相關問題,眼下情有可原,畢竟,無論與北京或中聯辦溝通,還是與王丹或支聯會溝通,都需要時間,但是,曾蔭權應明白:拒絕王丹他們來港,引發的批評聲浪和政治風波,可能遠大於讓他們有條件來港。
. z4 m, \' d, j; I' S7 r" v+ S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W% X8 X6 I _對於批准王丹等人來港,曾蔭權及港府顯然有一些顧忌,坊間也有一些怪論。這些顧忌、怪論,如果得不到澄清,最終將影響曾蔭權和港府做出合情合理的決定。其一,被北京通緝的民運領袖能否入境香港?這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應是港府作繭自縛的主因。香港一直限制因參與八九民運而被北京通緝的人士入境,但是,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近年已多次出入中國大陸,身為華爾街的基金經理的李祿,早前更陪同微軟創辦人蓋茨及股神畢菲特到深圳,出席多項公開活動。
. O! X& f* g( m' J# p+ y公仔箱論壇
m9 _5 x( v/ {tvb now,tvbnow,bttvb既然北京已不再封殺這些民運領袖、學運領袖,准許他們有條件地返回內地,或奔喪,或從事商業活動,港府又何必枉做小人,拒絕他們來港?董建華年代,尚能准許吾爾開希來港出席梅艷芳葬禮, 6年後,港府反而在政治上要倒退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6 B, E6 r! O8 b* m; N2 l e1 s
5.39.217.77:8898+ W0 L. |: r9 m1 E5 w
其二,有評論指,如果曾蔭權,或者保安局長李少光公開表態,就是對公務員施壓,不尊重程序正義,因為核准入境的法定權力在入境處處長手中。這如果不是一種曲解,至少是一種誤解。拒絕哪些政治人物入境,特別是拒絕不受北京歡迎的人物來港,本來就是政治決定,豈是入境處的公務員所能決定的?
% j: y7 V# N& V$ a& T' ~ ^( S; v公仔箱論壇
" Q1 w$ S" w. o4 |/ Btvb now,tvbnow,bttvb李少光早前聲稱,哀悼華叔不一定來香港,「我哋香港畢竟有我哋嗰制度」。這番言論,可視為在某種程度上否決王丹等人來港。但願李少光、曾蔭權能因應輿論,作出合情合理的決定,而不要把責任再推卸給公務員。其三,王丹承諾來港會採取「三不」,即「不見記者、不開新聞發佈會、不進行公開活動」,但有親中議員及報章,質疑其誠信,甚至攻擊他「人品低劣」,試圖以此影響港府的決定。tvb now,tvbnow,bttvb, s+ G3 M6 p; R6 `+ q1 _5 T
" Z# D' N- j, X2 c3 n1 `( F$ `; ^5.39.217.77:8898其實,就算王丹自毀承諾,或在傳媒追逼下回應一些政治問題,受損的只是他個人形象,又豈會對香港造成甚麼損害?王丹所能回答的問題,哪怕是對北京的尖銳批評,在今時今日的資訊時代,隨時可見之電視、網絡,又有幾多新鮮感、殺傷力?反而,港府一味拒絕他們有條件地來港祭悼華叔,不能不令人質問:曾蔭權對華叔的尊敬,有幾分是真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