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 教材「愛國評核」都偏頗 政府應檢視匡正國民教育
明報社評: 教材「愛國評核」都偏頗 政府應檢視匡正國民教育5.39.217.77:8898; W2 j( ]! F, d! H5 X9 o* y3 b3 Y
/ A% o1 B1 |, y: Ntvb now,tvbnow,bttvb
4 D9 T% N" C6 E- _, J* Y: y! t教育局資助國民教育中心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下稱手冊),部分內容連局長吳克儉也批評為偏頗,不過,教育局監察學校推行德育和國民教育科的做法,也有問題,其中以問卷方式評估中小學生的愛國程度,問卷部分問題卻顯得偏頗,沒有空間讓學生多角度思考,有引導學生盲目愛國之嫌。國民教育迄今所見,由教材到操作都問題迭出,性質涉及大多數市民擔心的政治洗腦,已經引起部分家長反彈,隨覑事態發酵,若政府一意孤行,事態或會惡化,從根本上損害市民對前景的信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9 r3 W: E8 T1 r0 L5 f
. v" `- G1 i3 `* ]公仔箱論壇
) j0 O3 B5 }0 V U4 y3 I公仔箱論壇評核問卷偏頗 引導學生盲目愛國公仔箱論壇8 Z1 N" r5 @# l ~+ i7 K; F. p) e
! z/ ~$ `+ _7 _; `" x5 L0 ?7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H5 x9 O8 G; m( ]$ K; p
社會上,對於如何評估學生是否愛國,向有爭議,教育局的「愛國評核」問卷分4個部分,其中「對國家的態度」的問題,來自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不過,國際按IEA的準則制定問卷,除了衡量國情,有更多篇幅衡量學生對民主、言論及新聞自由等認同感的問題。教育局的問卷主要抽取國情部分,因此根本無法衡量學生是否批判愛國、認識民主與國情關係等,形成只要求學生不問因由地就愛國表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0 T% O! d& ~
tvb now,tvbnow,bttvb% m3 z/ ^# z- Q, \
學生填寫問卷後,若無後續跟進,問題不大,但是教育局透過問卷收集和分析全港學生數據後,會向學校發放全港學生平均數值,情顯示教育局掌握了哪些學校學生的愛國表現,超前或落後於全港平均數值;另外,學校按該校學生平均分與全港平均數值比較,也知道所屬學生的愛國表現。可以想像的是,高過平均數值的學校,大概不會做任何事,但是低於平均數值的學校,為了不落後,相信都會加強國民教育,這樣,對於學校就構成無形壓力。
* ~: F5 @; x& O5 o0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b+ M5 q+ F z+ D; Y
據知,大角嘴一所小學,因為「愛國評核」問卷評分低過全港平均數值,學校檢討後,希望將學生平均分提升至高過全港平均數值。這所學校調整校政、強化國民教育,要使所屬學生愛國「不落人後」;另外,教育局向學校發放的全港學生平均數值,實際上是一個標準,學校為了不落後,極有可能出現互相攀比、國民教育層層加碼情。更大問題在於國民教育的教材偏頗,未能引領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家,問題性質之嚴重,從中可見一斑。5.39.217.77:8898& q& I! h" F7 u5 @1 m+ j& ]
8 c. j2 y! j* w. \tvb now,tvbnow,bttvb「愛國評核」問卷的偏頗,可在兩條問題表現出來。例如,一條問題是「為了保障中國的就業情,我們應該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從產品質量角度檢視這個問題,則難道當年阜陽吃出大頭嬰兒的奶粉、吃得嬰兒孩童尿不出來的三鹿毒奶粉,凡是港人都要購買,否則就不愛國?這種問題,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實際上引導學生盲目愛國。
5 C8 V/ C$ [$ k
! D2 K, }4 P; P9 m$ ?公仔箱論壇另一條很有問題的問題,是「即使人民認為國家所做的不對,他們也應該支持國家」。國家並無所謂做得對不對,只有一個國家的政府、政權、執政黨、執政集團做得對不對的問題,若他們做得不對,人民仍然會支持國家,但是支持國家,不等於支持做得不對的政府、政權、執政黨或執政集團。所以,這條問題,有移花接木、偷換概念、以國家「包裝」中國現政權之嫌,讓現政權藉「國家」之殼「上市」,引導學生支持。
: j8 ~6 m* c7 y" Q s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6 u; X/ _3 ]. w; t4 Z3 N* o
國民教育歪離港情之處 吳克儉應全面檢視匡正
8 m1 ]$ Y3 V9 N: X6 E r5 B5 W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3 g T/ c, b. _) F# Z1 m
% N+ \ ?; R+ k4 N: k
鑑於教育局資助出版的《手冊》和「愛國評核」問卷同樣偏頗,有理由相信,由前任教育局長孫明揚主理的國民教育安排,從教材到監察學校推行,都未嚴格遵照課程鼓勵獨立、多角度思考的要求,而是更多地從政治正確出發,社會上視國民教育為政治洗腦的擔憂,確非杞人憂天。tvb now,tvbnow,bttvb9 m4 c1 Z- }) o6 r: z5 c4 q
7 K- B3 z* }0 ]( j" P% m; Ctvb now,tvbnow,bttvb新任局長吳克儉未參與過有關安排,當他看到《手冊》把中國現政權形容為「進步、無私和團結的執政集團」,即時認為偏頗,昨日,他明確指出《手冊》的出版日期,早於教育局出版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出版,即是《手冊》並非根據課程指引編寫。吳局長這個澄清十分重要,《手冊》既然未按指引編寫,內容又不符合要求,卻用公帑出版,則吳局長就要負責任地交代會怎樣處理。公仔箱論壇" F" c6 c, \' X: A1 X; g$ \% i
公仔箱論壇2 ^* ~, H& n* i; d
從《手冊》事件,反映國民教育中心推行國民教育的質素,是否符合港情,值得商榷,在事態未釐清之前,政府應該停止資助國民教育中心,因為政府以公帑資助一個不以香港準則辦事的機構,荼毒香港年輕一代,大多數市民都不會接受。至於國民教育其他歪離教學的安排,吳局長也應該全面檢視,例如「愛國評核」問卷等,並向市民交代會怎樣匡正。5.39.217.77:88986 w% c0 K2 u$ S* A3 K2 Y1 r" \
* ]2 ?. O8 o: _3 ?9 O5.39.217.77:8898國民教育所暴露情和問題,已經觸動港人、特別是家長的神經,家長正在醞釀和組織行動尋求自救,例如籌集款項自行出版教科書、教材等,而且此事還將持續發酵,當更多人警覺國民教育是「改造香港」、要「港人接受再教育」的政治工程,則事態的動員面就更加不一樣了。梁振英政府應該注意此事,果斷地拆除這個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