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多歲男性,因為腹主動脈瘤而長期追蹤,但擔心開刀風險而不願接受切除手術,直到腹部劇烈疼痛送醫急救時,動脈瘤在開刀前已經破裂,在存活率幾乎近於零的情況下,由醫師把寶貴的生命搶救回來,創下台灣臨床醫學上的罕見紀錄。
) B; }- x$ ~" R* w7 l, K3 h* s1 F; U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陳偉華表示,患者一年半前即發現腹部有5公分的主動脈瘤,但因病患對開刀存有恐懼,只定期至醫院追蹤;後來因腹部劇烈疼痛至急診就醫,經檢查腹主動脈瘤已經有8公分大,且左骼動脈瘤已經破裂。tvb now,tvbnow,bttvb. g8 _: u3 t& K; p( L* k* U/ S
% N; i, F+ }/ H# T6 ]1 P9 m2 Q公仔箱論壇 陳偉華指出,臨床上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便成為一條不歸路;腹主動脈瘤每增大0.5公分,每年破裂的機率增加10%;如果在破裂之前開刀切除,手術風險只有10%,但於腹腔中破掉之後再開,就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了。$ l# v) Z% L9 g8 v/ }7 _5 X
+ x) U" j w: V+ p, {7 H
醫師在手術前觀察到患者的肚子越變越大,懷疑腹腔血液填塞,在預測主動脈瘤可能完全破裂的情況下,心臟外科團隊先做股動脈的體外循環,再打開腹腔做急救;腹腔打開後,先緊急夾住腹主動脈瘤近端處,打開腹主動脈瘤,再把兩側骼動脈用替代氣球導管的導尿管擋住,然後再執行腹主動脈瘤置換手術。公仔箱論壇* B% J* ?/ @! @* Y, Q
tvb now,tvbnow,bttvb: E6 X9 G- ?* K3 p1 V* H" u
在手術過程中,病患的血壓只剩下2、30毫米汞柱,醫療團隊利用體外循環機把失血盡可能回收,避免病人大量輸血,並讓急救速度更快些,最後病人奇蹟式地活了下來,並在手術後第3天拔除氣管插管。公仔箱論壇( D: z" y. W9 v f. x
公仔箱論壇0 R9 G; r- Q( B! F- ]9 @& F1 \
腹腫動脈瘤一般是病患或醫師摸到腹部有會跳動的腫瘤,或是患者腸胃道出現不適,於醫院做檢查時「意外發現」,其產生原因與血管結構老化、結締組織疾病、高血壓以及抽菸、感染有關,70歲以上的族群約有一、兩成的病人會有此困擾,盛行率相當高,不可輕忽。
$ a4 l' x5 ~8 w) a, E& m公仔箱論壇
7 }9 r+ s9 m/ H( s. n7 i& }5.39.217.77:8898
) [! ~* \$ X: I8 t* c7 s( m$ s U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 Z+ e" _+ g! `2 a
編輯: 紀秉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