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提到这场比赛中的成功突破,我们都会立刻想到决定胜负的两次进攻——确实,这两次的战术都执行得相当成功,相对而言,第一次更加完美,第二次更加狡黠。
突破一
离比赛结束还有59秒, 比分84:85, 双方此前各有一次进攻失手(Brooks突破失败回头造进攻犯规),第四节双方的进攻都陷入了泥潭,得分非常低,反映出两支队伍都把防守作为了头等任务。最后时刻的进攻,落后1分,志在必得。对方的注意力必然会集中在此前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姚明身上。
进攻方:1号位Brooks, 2号位Barry, 3号位Wafer, 4号位Landry, 5号位姚明;
防守方:1号位Rondo, 2号位R. Allen, 3号位Pierce, 4号位Garnett, 5号位Perkins.
突破一·图1
图1. 1-4拉开,Brooks高位控球,其余4人落位于底线(除非在最后时刻,这种战术通常不是为了给持球者创造机会——syh);
突破一·图2
图2. Landry为Brooks作高位对球掩护,Brooks强行从两名防守队员当中穿过;
突破一·图3
图3. Pierce收缩篮下堵截Brooks的突破路线,Brooks分球处于底角空位的Wafer三分命中。
这个战术看似简单,实际上执行起来要求每一步都很精细,有一点是Brooks的个人天赋带来的:他努力沿中路突破。在高位挡拆中如果能够穿过两名防守人,就会立即对篮筐施加强大的压力,这种快速的形势变化让对方来不及恢复防守,因此迫使对方其他队员补防,从而撕开对方的防守。联盟中擅长此道的人并不多,Dwayne Wade是其中的佼佼者。
Pierce的补防放空了Wafer, 如果Garnett补防,姚明将得到Brooks的分球直接得到上篮机会,R. Allen距离太远,这就是突破的威力;然而,值得提到的是Brooks的传球时机也很恰当,如果再晚一刻,Pierce就有可能恢复一部分对Wafer的防守。可喜的是,前面几次突得过深的Brooks在这次非成功不可的进攻中头脑非常清醒。
更仔细一点观察,能够发现在图2的突破发生的那一瞬间,除了Pierce立即移动堵截外,同侧的另外三名队员都在作微小的调整——Garnett更加贴近篮下支持Pierce的防守,姚明稍往外为自己留下足够空间以期移动中接Brooks可能的传球上篮,Wafer稍往上走给了Brooks非常合适的传球角度。可见,没有队友精确的配合,就有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是一次变化多端而布置细致的战术的胜利,也是天赋的胜利。1-4拉开的后续变化很多,超出了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予详述,只提一点:有可能演变成高低位配合让姚明在不被绕前的情况下在低位得球。
突破一·附
如果说上一次进攻扭转乾坤,那么下一次进攻可说是一锤定音。同样的人员组成,同样的落位方式——1-4拉开,Landry依然有上高位掩护的意图(区别在于他想绕道姚明那一侧作掩护),但是Brooks挥手拒绝,也许这让Rondo走神,总之Brooks高速突破篮下在Perkins堵截是分球Landry, 最终姚明得到前场篮板轻松得手。
由于和上一个进攻站位相同、指导思想相似,而另一方面这次进攻打成更依赖于天赋——Brooks的速度和姚明的身高,尤其是Brooks的突破没有借助掩护,很有“裸突”的意思了,因此不作详细分析。Brooks突破后的选择依旧值得称赞。
(二)
综观全场,外线队员持球突破的次数并不少,这也是姚明不在场或者对方采取非常规防守时理应采取的进攻方式,就后者而言,理由很简单:利用姚明对对方两名内线队员的吸引而直接攻击篮筐。可是,通过成功地执行战术经突破而完成的进攻非常少,甚至可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外之外几乎没有。
突破二
这是案例一详细分析的反超比分的回合之前那次进攻,比分84:85, 对方刚刚超出比分,比赛时间还有1:34. 从时间、比分和气势上说,都是相当关键的一个进攻回合。
进攻方:1号位Brooks, 2号位Barry, 3号位Wafer, 4号位Landry, 5号位姚明;
防守方:1号位Rondo, 2号位R. Allen, 3号位Pierce, 4号位Garnett, 5号位Perkins.
突破二·图1
图1. Landry边路将球交给Brooks组织进攻,自己跑到弱侧高位,姚明在弱侧低位;
突破二·图2
图2. Barry与姚明执行Spurs战术——篮下底线的交叉掩护(请参考http://bbs.hoopchina.com/513585.html案例一),企图使姚明顺利在强侧低位要位;
突破二·图3
图3. 由于Garnett的预判和机动性,Barry的掩护没有成功,Garnett成功地对姚明绕前——这个情况与http://bbs.hoopchina.com/514244.html案例一是类似的,虽然后者是高位切入后的掩护,但是目的一样,结果也相似;
突破二·图4
图4. 姚明到翼侧为Brooks作对球掩护,Brooks从中路突破;
突破二·图5
图5. Brooks勉强抛投被Garnett封盖。
在这个案例中,进攻的第一阶段没有成功,这是非常正常的;在获得与案例一中类似的形势下,没有通过Landry执行类似的“区域进攻”战术,也是非常正常的;Brooks借助姚明的掩护已经突破到中路,到这里为止整个进攻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形成突破态势之后。
在图4的掩护发生后,原本防守姚明的Garnett采取了shadow的防守策略)——把凯尔特人队的助理教练Tom Thibodeau和(确实是一名真正优秀团队与个人防守者的)年度最佳防守球员Kevin Garnett两者合起来看,大家说Garnett在shadow的位置上能做到多么精确?(姚明曾经说过van Gundy时代火箭队教练在防守训练中的站位要求精确到用尺子量的程度。)
案例一中凯尔特人队队员的站位,可看出在这个案例中,凯尔特人队更加注意保护内线——除了追防Brooks的Rondo之外,四名队员都在保护三秒区,Garnett降低重心直接封堵Brooks的突破,Perkins在篮下支持Garnett的防守并且保持对Landry的看管,R. Allen协助掐断对篮下Landry的传球路线,Pierce早在姚明的掩护意图出现时已经也收缩到牛角位。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联防架势。
采取shadow策略,通常是在掩护者不具备进攻威胁的情况下——姚明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挡拆后面框跳投者,而Brooks的身高使他很难像姚明/McGrady挡拆那样让姚明获得篮下的机会(姚明在保持与Brooks之间的传球角度),但是接球顺下始终是一个威胁;Pierce已经收缩到牛角位,在Brooks与弱侧45度角的Wafer之间曾经存在非常好的传球路线;在突破的最后一步Barry也能够创造出一条可能的传球路线;至于在罚球线上直接传给Barry或者Landry, 当然很好,可是火箭队里可能只有McGrady能够做到。
突破上篮,怎么看都是最不可能成功的尝试(图6显示了上篮一瞬间队员的站位,这种球如果进了,只能用个人英雄主义和运气来解释)——然而Brooks在还未到罚球线时(进攻时间还有11秒)就已经开始了上篮的步伐,一头扑进了Garnett, Pierce, R. Allen和Perkins组成的包围圈里,最终义无反顾地撞在了Garnett的墙上。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这次错误的进攻选择:Brooks太年轻了……
突破二·图6
(三)
首先声明,我不是Brooks黑——事实上,我喜欢队员名单上所有的火箭队员,——之所以摆出一些Brooks失误的案例,原因有二:1. 这场球阵地战中成功地突破战术确实很少;2. Brooks的突破是重要的战术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他的成长,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缺点到底在哪里。这场球里Brooks突破造成进攻失败的次数很多,例如第四节开头第一次进攻,在篮下未拉空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无掩护边线突破,在对方协防下被逼到了所谓的死角 (checkpoint) 造成失误,图解就免了……
突破三
这是下一次进攻得到前场篮板并造成防守违例后的重新组织,开始于离结束还有10:21, 比分72:74, 第四节双方除了一个防守违例罚球外均未得分(区别在于凯尔特人队都跑成了战术,火箭队只有一半)。
进攻方:1号位Brooks, 2号位Barry, 3号位Wafer, 4号位Landry, 5号位Scola;
防守方:1号位House, 2号位Pruitt, 3号位R. Allen, 4号位Powe, 5号位Davis.
(除了3号位外,其余皆是错位防守。)
突破三·图1
图1. 边线球发出,Barry穿过球场到弱侧形成经典三角进攻的强边站位,双人弱边进攻中Brooks控球,Scola为他作边路对球掩护;
突破三·图2
图2. Brooks边路突破,Powe采取shadow防守策略,Pruitt追防;
突破三·图3
图3. Brooks突破到三秒区后回传高位的Scola, 遭到Pruitt的包夹干扰;
突破三·图4
图4. Scola一侧全部清空,他从牛角位开始单打Powe被封盖。
也许从静止图解中很难看出关键在哪里——为什么对手能够及时恢复对位防守?因为Brooks在借助掩护突破后多运了两下球!当他认为中路没有空间再回传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向弱侧转移的最佳时机。
突破三·图5
在图3的状态发生之前,有一个瞬间(如图5)Brooks拥有三个可能的传球方向:回传Scola再转移弱侧、由于House的协防而传给处于弱侧空位的Barry、直接传球弱侧底角的Wafer(这个或者也只有McGrady能做到)。作者个人觉得第一个选择是最稳健可靠的,当时在弱侧攻防人数比较为三对一,只要能够安全转移,对方恢复防守需要时间,这就是发起下阶段进攻的有利条件(进攻时间还有12秒,算上两个快速短传应该还有10秒)。在这一瞬间,进攻方在场上的空间比防守方有利得多。
可是Brooks或者说火箭队并没有利用这一瞬间的机会。
图5中凯尔特人队的防守与案例二图5何其相似,在4号位对Brooks采取shadow的状态下后面都有5号位的支持,而5号位的对位队员被隔绝在弱侧——情形相似,结果相似:在这种状态下,任何突入内线的企图都是错误的。
另外,我们看到在这个案例中,双方主要是非先发队员打球,然而凯尔特人队的整体防守体系并没有变得松散,其训练之有素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